东北网12月26日电 记者25日从省政协视察哈尔滨市“三保一零”工作汇报会上获悉,哈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范围将扩大到所属县(市),并适时上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三保一零”主要是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零就业家庭援助体系。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体系的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哈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已经达到31.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也分别达到了115.9万人和154.6万人。
下一步,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哈市将继续实施对低保家庭中的孤老人员、独生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学生、高中在校学生、考入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发放救助,不断提高保障对象的生活水平,并将制订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探索其分类救助途径。
在养老保险方面,研究解决部分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比如,解决返城后从事灵活就业的上山下乡知青、缴费年限不足15年并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和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医保方面,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哈市将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范围扩到所属县(市),并适时上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同时,对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门诊治疗的参保人员也将适当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标准。
今年,哈市在安置零就业家庭上已经实现了动态为零,下一步,哈市将对零就业家庭实行有效帮扶,“管理到人、服务进门”,通过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将经济效益好、有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愿望的企业认定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基地,享受有关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对零就业家庭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以及小额贷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扶持措施,使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尽快就业,力争实现出现一户安置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