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乡村路 铺到家门口的“红地毯”
2007-12-26 15:37: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叶云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6日电 一条条通村通屯的红砖路,穿梭往来的农用车。纵横阡陌的大庆乡间公路整洁、平坦。老百姓都说,这不是政府铺到咱家门口的“红地毯”吗?

  截至目前,大庆市今年已完成通村通屯公路1546公里。其中水泥(沥青)路面684公里,红砖路面862公里,完成投资4.8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市58个乡镇已有52个通高等级公路,484个行政村村村通硬化路面,2502个自然屯1742个通硬化路面。

  通村屯公路采用红砖路,这应该算作大庆人的“创造发明”。有关公路专家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采用立砖铺成的红砖路,算上铺路基、取土方,每公里造价在15~20万元之间,与3厘米沥青表面处理的路相比,造价可降低一半,而且红砖路具有寿命长、易维护的优点,符合农村实际。

  修通乡、村、屯公路的出发点就是为广大农村群众谋利益。大庆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少花钱多修路,高标准低投入”的指导思想。市、县区的公路交通部门恪守“工程造价低,市场准入门槛不降低、施工资源投入不降低、路用材料质量不降低、施工工艺要求不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不降低”的原则,确保这项造福百姓的好事、实事,办好、办实。

  在资金投入上,大庆市采取财政投入、股份经营、民办民助、以资代投等多种模式,积极筹措资金,同时,他们还采取“向上争取点、地方自筹点、养路费补充点、转移支付点”等筹资方式,每年都能投入5~6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瓶颈问题。

  大庆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综合科科长常虹对记者说,畅通的乡村公路把城市乡村连在一起,大量的信息在城乡间形成“对流”,加快了农村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开阔了农民兄弟的视野,加快了农村建设步伐,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的振兴,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文明富裕、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杜尔伯特县江湾乡1998年大洪水后,低洼地区的7个村屯都搬迁到岗上,居住地距离耕地最远的有17公里,农民上地走的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小四轮走一趟得小半天儿,十分不便。这几年,这里相继修建了12条红砖路,累计40多公里。农民到最远的地块,骑摩托车也就10多分钟,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