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落难”大鵟经救助回归大自然
2008-02-04 09:53:2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4日电 经过两次尝试,1日,一只被救助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在调养1个月后终于回归大自然。

  1月1日,黑龙江省小动物保护协会在江北救助了这只因冻饿而无法飞行的大鵟(本报1月4日刊发)。协会的工作人员对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精心呵护不敢怠慢。大鵟也毫不见外,在好吃好喝的关照下,不但伤病痊愈,体重也由2.4公斤变为2.8公斤。

  1月22日15时许,记者和工作人员吴仲泰、张家骥一起带着大鵟来到报业大厦后身的江边。看到英姿飒爽的大鵟,江边散步的人们立刻围拢过来。大鵟展翅亮相后,起飞了。大家正要欢呼,不料这只懒鸟只滑行了十米开外,就蹦到草丛中“假装老母鸡”。经过20多天的相处,大鸟已经和工作人员非常熟悉了,人走近后,它立即躺在雪地上,用爪子蹬,用翅膀拍,百般耍赖不肯飞。一小时后,天色已晚,工作人员只好将它带回。首次放飞宣告失败。

  回到协会后,工作人员请来了猛禽爱好者张先生,确认大鵟不肯飞走一是吃得太多体重猛增,二是连日生活在温暖的室内,野性退化。张先生决定将大鵟带回家进行避人减食等野化训练。接下来的几天,大鵟先是住在车库里,增加了活动范围,另外吃的牛肉中添加了维生素,以增强体能。之后,张先生给它拴上了脚绊儿,绳子上加了松紧带。大鵟在室外鹰架上辨别风向,尝试小范围飞翔。又经过3天的耐寒锻炼,远离人类饲养状态的大鵟渐渐仰望蓝天跃跃欲试,还险些自己解开绳结不辞而别。放飞的时机已经成熟。

  1日上午,记者和张先生一起带着大鵟来到江北一个空旷的区域,这里的雪地上有很多老鼠的脚印,食物来源充足,适宜放飞。张先生准备了新鲜的牛肉,准备最后款待一下相处数日的“朋友”,不料,大鵟归心似箭,纸箱一打开,立刻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