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委员关注农村节能减排 现代农业需要健康GDP
2008-03-06 09:35: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雪梅 郭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6日讯 据统计,2006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耗总量约为9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能源约为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农业污染已经占到全国污染的三分之一以上,扎实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政协委员们调查,如果通过生物技术使每一株玉米减少1%的用水量,那么黑龙江省每年节约的水量便相当于四条黄河。农村的节能减排现实效益巨大。然而农村沼气、小水电、太阳能这些现代化的农业节能手段,只是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乡镇才有,节能减排还没有引起农民朋友足够的重视。为此黑龙江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呼吁:“现代农业需要健康的GDP。”

  问题所在

  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偏低,这种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的能源结构,成为农村节能减排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很粗放,存在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问题。一是化肥、农药使用量大,但利用率不高,污染严重。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水质污染,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等物质污染情况严重,目前全国至少有1300万-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二是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利用不充分。我国农村每年粮食种植产生6亿多吨秸秆,畜禽养殖产生30亿吨左右的粪便,大部分未经处理;三是农用地膜的使用正逐渐演变为一场规模巨大的“白色污染”。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三四十万吨,残存率达40%之多。

  全国政协委员付刚说,我国的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生物质能源的蕴藏量每年可用总量折合约5亿吨标准煤,仅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就折合1.5亿吨标准煤。据调查,我国可以种植能源植物的土地有1亿公顷、可人工造林土地有4667万亩。按这些土地20%的利用率计算,每年约生产10亿吨生物质,至少可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约5000万吨。目前,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64%。由于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栽培技术落后,管理方式粗放,农业生产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水稻是高耗水产业,加上目前“大水漫灌”的粗放方式,浪费更是惊人。

  解决途径

  构建以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以循环农业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农村节能减排的最有效措施

  政协委员们呼吁,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节能减排应坚持推广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相结合,以降低农业生产生活用能消耗、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积极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为重点,构建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农业循环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格局。

  建议一

  大力抓好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节约农膜等资源节约型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投入品能源消耗。积极研发和推广节油、节电、节煤等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及技术,加快高耗能机械的报废和更新换代,降低农业装备能耗。加快生产节煤炉灶(炕)的升级,推广农村建筑节能,巩固和拓展农村生活节能成果。

  建议二

  积极推进农业副产品和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当前尤其要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大力普及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城市郊区以及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区域,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气化、固化等综合利用技术,以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引导农民高效利用秸秆资源。

  建议三

  适度发展能源作物,高度重视新型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建议四

  推广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系统整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与农村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结合,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形成村户内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建设规模养殖小区。

  建议五

  建立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环境保护机构,在组织上保证农业节能减排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

  建议六

  对地方干部考核设立刚性农业节能减排目标。在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现在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忽视农业节能减排,应在地方干部选拔和考核指标中设立刚性节能减排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追求环境改善动力不足的问题。

  建议七

  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农村沼气、秸秆气化、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技术应用的政府补贴机制,并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