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全城扫描角落搜索 冰城垃圾场真不少
2008-03-12 11:22:29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南十八道街附近垃圾成堆

  东北网3月12日讯 生活报报道了哈尔滨市将在一个月内消除露天垃圾的消息,市民对这次行动拍手称快。许多市民打来电话,讲述他们身边的垃圾场。记者走访后还真吓了一跳——垃圾场原来真的很多,新楼空地、内河沿岸,甚至小学食堂前都堆上了垃圾。

 

  一号垃圾场 记者鲁明 摄

 

  江边废弃垃圾场

  仍有人来卸垃圾

  松花江哈尔滨江畔曾建有道里程家岗垃圾场和松北松浦垃圾场。去年3月,程家岗垃圾场关闭。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北岸、封闭的东江桥西侧、松浦国堤内的垃圾场也废弃了,但至今依然有人偷偷往这里倒垃圾,漫天飞舞的塑料袋更是顺风飘向松花江。8日,记者辗转来到这处位于松北区松浦镇松花江村江边的废弃垃圾场。

  站在松花江村外写有“松浦堤防”的国堤上,举目南望,正前方的不远处就是冰封的松花江,中间超过数万平方米的滩涂地就是废弃的原松北垃圾场。走进垃圾场,白色、红色、黑色的塑料袋有的被风吹起落在高岗上,有的半埋在地下,建筑生活垃圾铺满脚下。记者在此逗留了近一个小时,发现陆续有两辆农用车到此倾倒垃圾。

  记者了解到,因错误选址建在松花江南岸坝外的程家岗垃圾场,曾经让垃圾场周边地区有地难种、有鱼难养、有水难喝。如今,废弃在松花江北岸滩涂内的垃圾场,是不是也应该在彻底废弃之后,或者彻底掩埋现存垃圾,或者尽快全部搬走。否则,江水一旦上涨,污染在所难免。本报首席记者于鸿斌

 

 

  二号垃圾场 记者王永志 文/摄

  兴华小学食堂前垃圾堆了三年

  “在学校食堂对面有一个垃圾堆,已经好几年了,每到天气变暖时,臭烘烘的味道就会飘进学校,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怎么生活学习呀?”近日,哈市香坊区兴华小学的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

  11日,记者来到香坊区永吉街上的兴华小学校看到,学校后面的一片空地散落着很多生活垃圾,空气中弥漫着腐败的气味。而垃圾堆最多的地方,距离学校只有十多米远。负责后勤的吴文影老师告诉记者,原来这里是一处建筑工地,一些工人将垃圾堆在这里,后来一些居民也将垃圾扔在这里,时间一长,这里就成垃圾场,三年来一直无人清理。对此,香坊区安埠街道办事处王军主任告诉记者,兴华小学校位置处在红街社区,几年前老城区改造后整个社区没有垃圾转运间,所以很多居民将垃圾扔在空地上。目前,他们正在协调有关部门,在红街社区内选址建一个垃圾转运间。

  三号垃圾场

  一面街铁路边全是残雪垃圾

  哈市道里区一面街,紧邻滨洲铁路线。10日,记者从北环路一侧爬上铁路线,只见靠近一面街一侧的铁路线旁竖起了一排蓝色的铁栅栏,铁栅栏与一面街上护墙之间成了卫生死角。

  记者看到,这里的垃圾可谓丰富:有积存的残冰污雪堆,有的污雪堆已经成了一个大冰坨,上面覆盖着尘土和落叶等垃圾。有便溺的垃圾,还有废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记者沿着铁路线走了约300米,此处最多的垃圾就是残冰污雪和落叶。因铁路处在高处,随着天气转暖和大风天的来临,融化的雪水和尘土垃圾势必会流到或刮到地势低矮的一面街一侧。

  四号垃圾场

  道外新楼盘空地

  垃圾堆了百余平米

  10日,记者来到哈市道外区,看到许多新楼前的空地都成了大垃圾场。

  记者走进南新街、北十八街、太古街、北十七道街等四条街路组成的围合区域,像进了一个大垃圾场。除了临太古街一侧有一排新盖的已经入住的楼房和一栋旧楼,空地上到处是随地丢弃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远远望去,遍布装着垃圾的各色塑料袋。在南新街12号至56号新楼前的空地上,同样成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天下。在标着南二十道街16-1号的新楼前,是一处面积约上百平方米的大垃圾堆,大量建筑残土、混凝土块和生活垃圾堆成了小山。同样脏乱的一幕和大垃圾堆还出现在太平大街和化工路一侧的空地上,就连已经封闭的东江桥位于江南一侧,大量的砖头瓦块和工地残土等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在街路两侧。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