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佳木斯市“零就业家庭”实现“零记录”
2008-03-17 19:51: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易铭 高永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7日讯 零就业家庭,在佳木斯实现零的记录。这意味着这座80多万人口的城市,每个家庭都有就业人员,每个困难家庭的生活因此能得到基本保障。

  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能实现这一目标,得益于一个有效的推动载体。从去年6月开始,佳木斯实施的“五援五送三稳一零”工程,全市1578户零就业家庭有937户至少一人就业,641户零就业家庭双就业, 2291名零就业家庭成员收入稳定,温暖送达最基层的社会弱势群体。

  家里没有任何人就业,这样家庭的情况多是家庭成员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身体状况又差。市就业部门为解决群众的困难,在全市开展认真的摸底调查。情况掌握了,措施就跟上,他们全面实施“提供岗位援助,送一份就业合同;提供政策援助,送一份就业补贴;提供岗位援助,送一份培训订单;提供资金援助,送一份小额担保贷款;提供创业援助,送一份创业计划”等活动,目的就是在全市实现“零就业家庭就业稳定、收入稳定,社会稳定及零就业家庭动态数量为零”的目标。

  向阳区45岁的孙宝树是名残疾人,夫妻俩人早就下了岗,一直没有找到工作,18岁的孩子上学正是花钱的时候。向阳区就业局在调查摸底中掌握这一情况,先后为他提供了社区协警治安员和新谊社区保洁员两个岗位。他们的孩子由政府免费送到市技师学院就学,学习电算会计专业。孙宝树的岗位,就是市委、市政府的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的。为了给零就业家庭创造就业岗位,佳木斯市采用政府和社区开发、全民创业带动、机关事业单位挖掘、驻辖区单位吸纳、劳务派遣组织、灵活就业安置等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先后有512名零就业家庭成员走上劳动保障协理员、交通协管员、协警员、红十字服务员、保洁员和劳动监察协察员等公益性岗位。

  除了送岗位,佳木斯市还为零就业家庭提供政策援助。面向零就业家庭的优先政策包括再就业优惠证、小额贷款、社保补贴。享受低保救助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后,低保救助延续半年;规定公益性岗位补贴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全市1289名零就业家庭成员享受到政策援助,567人享受到社保补贴。

  授人鱼莫若授人以渔,培训技能被列入重要援助内容。他们依托市技师学院再就业培训基地,为每个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送去一份免费培训订单。按照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培训志愿,开设了烹饪、面点、家政等10余个培训专业。同时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辖区内企业、市妇联手工编织培训项目、个体工商业户等有生力量开展培训,让60%以上零就业家庭成员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让零就业家庭创业,资金是一大难题,佳木斯市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援助。市劳动、财政、银行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联合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给予资金扶持,为他们建立零就业家庭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只需提供《再就业优惠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第三人担保就能办理。

  为增强零就业家庭的造血能力,市就业部门向他们提供创业援助。通过开业指导、专家咨询、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后续服务等措施扶持有创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帮助127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创业成功,并带动了668人就业。

  零就业家庭实现零的记录,佳木斯市把这个记录看作办好民生大事的起点。今年,政府正在进一步拓宽开发公益性岗位的范围,同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清理和开发后勤服务岗位,抓住棚户区改造的时机兴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社区服务业,为零就业家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