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0日讯 (衣晓峰 记者 杜筱) 目前,黑龙江省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正逐步健全,全省143个县级疾病控制机构中有104个设置了应急管理机构;142个市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中,有94个设置了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全省二级以上医院中有80个设置了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省卫生厅及所有地市和76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建立了专家库,共有255支卫生应急队伍活跃在龙江大地。这是记者日前从2008年黑龙江省卫生应急会议上获悉的。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高效、快捷、有力地应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省突发公卫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日臻完善,基本构建了“覆盖全面、相互衔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框架。截止去年底,全省已发布省级预案5个、市地级预案141个,县区级预案553个。其中,专项预案为突发公卫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卫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单项预案分类广泛,主要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单项预案,如肺炭疽、肺鼠疫的应急预案;中毒类单项预案主要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以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类单项预案有破坏性地震、重大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预案。
为检验突发公卫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及可操作性,仅2007年一年,全省举办应急演练就多达57次,内容涵盖禽流感、SARS、恐怖事件、食物中毒、化学中毒、救灾防病医疗救援等。同时省级政府卫生应急药械储备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省卫生厅配合省经济委员会制定了卫生应急储备药械目录,2007年储备药械21类、储备金2015万元。全省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管机构共储备药品、物资设备总值达1.5亿元。
今年,黑龙江省要求严格实施突发公卫事件信息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年内力争有60%以上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突发公卫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同时做好食物中毒、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化学品中毒、核辐射损伤、重大交通事故等的紧急医学救援、反恐怖卫生应急、自然灾害卫生等应急保障,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