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4月5日电:又到一年扫墓时。4日晨,天气阴沉,飘起了清雪。6时30分,记者驱车前往哈平路殡仪馆,一路上,车辆往来不断,在距离殡仪馆约1公里处,记者看到有交警站在道路上维持秩序。哈平路两侧的副道上,车辆已排出1公里开外。
在哈平路殡仪馆道口处,不断有人手提着祭品往里面走,七八名交警在指挥车辆停靠,一个“车位已满”的大牌子立在路口。车辆、人流秩序井然。
进了院子,记者看到,200多张祭悼桌整齐地摆放在靠1号楼和2号楼一侧的空地上,空地上站满了人。很多市民把带来的祭品排放在院内绿化带的石阶上。
祭悼桌群的正前方位置,设立了一个巨大的“文明祭扫,万人签名”板,一大早前来祭悼的人已经快把签名板填满了。签名板的下面长条台上摆放着2000余束黄菊花和白色康乃馨,工作人员在“一沓烧纸换一束鲜花”的大牌子下忙着收回冥纸送上鲜花。香坊区居民邵志才全家来祭悼父母,他的侄子用烧纸换了一束鲜花。邵志才对记者说,今年都买纸了,明年祭悼时全部用鲜花。
签名板下还有工作人员接待点歌的居民,当场点歌当场播放。今年推出的新的祭悼形式“音乐祭悼”,是清明祭扫期间在哈平路殡仪馆开设的免费服务项目,参与祭扫的群众可通过点播逝者生前最喜爱的一首歌、一段乐曲,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黄小光是4日第一个点播歌曲的人,他与家人一起为逝去的父亲点播《父亲》这首歌,“……下辈子还让你做我的父亲……”歌声在空中回荡。
负责点歌的杜文学告诉记者,3月29日开始有人陆续点歌,刚开始平均每天有二三十人,今天估计得有50多人。点播的歌曲有《父亲》、《母亲》、《二泉映月》等。
哈市殡葬所所长潘成植说,今年有很多新颖的祭悼形式,“音乐祭悼”、“代理祭悼”、“上门祭悼”、“文明祭扫,万人签名”、“鲜花换烧纸”等在今天进入高潮。潘所长说,“音乐祭悼”和“代理祭悼”是今年首次推出的新的祭悼方式,“音乐祭悼”很受欢迎。
记者了解到,“代理祭悼”目前还没有接到预约电话。而今天,在向阳山殡仪馆、哈平路殡仪馆同时举办的“文明祭扫,万人签名”活动参加者踊跃。
据悉,清明节期间,哈市殡葬所在所属五个殡仪馆、两个公墓推出七项便民措施:免收祭悼费;增设免费接送车;在祭悼高峰区段及时疏散车流,同省交通台协作,及时发布路况信息;为减少祭扫群众交费排队等候时间,各殡仪场馆均增设2~4个收费窗口,并且对70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优先办理收费服务;五个殡仪场馆、两个公墓延时工作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