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 美国政府将生物与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费用高达380多亿美元,仅次于军事科学。2003年1月,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布,为防范生化恐怖袭击,美国将实施“生物盾”计划。此项计划为期10年,将投资70多亿美元。美国只有一个硅谷,却有华盛顿、洛杉矶等5个生物谷。
英国政府的目标是保持生物技术处于世界第二的水平。1999年开始“基因组谷”计划,2000年发表《生物技术制胜——2005年的预案和展望》战略报告。英国政府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生物技术协调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生物技术的发展,采取措施促进工业界、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
日本政府决心在生物经济时代再创辉煌,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的口号,发布了《开创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大幅度增加生物技术开发经费。2006年,日本生物技术研究经费将增加到2002年的5倍,总金额达到2万亿日元,使生物研发经费从2002年占全部政府科研经费预算的13%提高到2006年的50%。
印度的生物产业发展状况值得关注。印度在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同时,立志成为生物技术大国,并于199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技术部”,以推动本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印度出台了《生物技术十年展望》,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印度和中国在生物产业上的有利条件相似,生物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也很丰富。但印度社会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它们不仅在生物外包方面做得很好,而且有几个生物产业公司已经进入了世界前20名,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目前,印度的生物产业增长速度达到了每年30%,而中国在10%~2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