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高考综合卷指导:化学冲刺 中等生可提高20分
2008-05-11 12:40:21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刘丹颖

  临近高考,如何复习化学更有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10日,省实验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刘丹颖对考生关注的问题逐一指导。

  问:化学学科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重要吗?

  答:重要。因为它们已经明确指出了高考的内容、难度。而《考试说明》中的样题更需要重点做,后面都附有正确答案,这些样题必须会做,因为它们是高考的方向。

  问:由于书本上的知识太多了,复习备考的时间很有限,现在复习应该从哪入手?

  答:应该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高考试题虽高于教材,但源于教材,有些是课后练习题的延伸或变型。高考所考查的内容一般都不超出课本范围。应依据《考纲》,对照课本将记忆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内容,进行集中清点。

  问:课本知识需要从头到尾都看一遍吗?

  答: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头到尾仔细地再读一遍课本不太可能,翻开课本目录,概要回忆每个章节涉及到的知识,如无机化学中单质及化合物,要抓住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特性等,有机化学要抓住官能团,有什么基团就有什么性质。边回忆边写出化学方程式,能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准确再现出知识点的,说明这个章节复习比较到位;对拿不准的、回忆不起来的再翻书强化巩固。注意把握两点:一是“结构→性质→用途→存在与制备”的主线,二是抓住常见的元素H、C、N、O、S、Cl、Na、Mg、Al、Fe的单质及主要化合物。有机化学知识应关注代表物,拓展相互转化,落实各类有机物之间关系,再将反应类型、原理、条件、实验等知识穿插其中,使知识结构网络化。

  问:目前这段时间做题需要有选择吗?

  答:需要精选。从近期已做过的一些模拟题和近三年高考题,精选出十几套,一定要重新进行纠错反思。对错题再纠错反思,每个老师可能都要求过,但很多学生并不能落到实处,认为花同样的时间,不如再做些新题、多见些题型。但错误往往带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有些题纠错当时理解了,有些错误是概念理解不到位,需加深理解、反复强化才能解决问题。几乎每个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刚练过或讲过的题目,在下一次考试中又碰到原题或类似题,仍照错不误。错题暴露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想方法的缺陷。精选十几套题中出现的错误,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你在高考中可能出现错误的所有类型。考前你把这些错题都解决了,在高考中你就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同类错误的出现。经过十几套题的对比,还能发现命题规律,也能发现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最后复习阶段,化学实验需要重点复习吗?

  答:应该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已经成为历年高考的重中之中,也是考生感觉最难的内容。从近几年考试题看,高考考的多是在课本实验基础上“改头换面”,所运用的原理、载体基本不变,考查的是基本操作,或课本中已有的几个实验的组合,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教材上的实验。化学实验题有些类似填空题,少有过程要求,结果一旦出错就不可挽回。

  问:复习化学实验应该从哪入手?

  答:复习时一定要从每个实验的全貌去看,化学原理、药品、仪器、操作以及习题的讨论等,把看教材实验的过程当成一个自我模拟实验的过程,仪器的使用和洗涤,物质分离和提纯、气体的制备与检验等基本操作,识别实验装置图、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设计、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等新的题型都要认真对待,再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例如萃取、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操作原理、应用、组合及知识的迁移,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问:答化学实验题时,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吗?

  答:答实验题时应该提高文字题表述的完整性。基本操作、化学原理文字的表述,化学用语表达一定要准确,科学规范,用词得当,会题保证全做对,拿全分。杜绝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不规范、不会做、会做做不对都是等效的。

  问:现阶段应不应该做一些难题?中等生还有多少提高成绩的空间?

  答:目前在复习时不要追求偏题、难题,甚至是我们没练过的题目。其实大多数所谓的新题,实际上是偏题,那种读起来连题目都读不懂的题,建议干脆不要去做。关键是要消化掌握已有的知识,查缺补漏,把薄弱的环节夯实,把该记的东西记准。考前虽然时间不长,但只要方法得当又符合自身实际,将总分再提高20分甚至更高一些完全是有可能的。

  [发表评论]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作者:记者吕晓艳文/摄编辑:朱敏08-05-11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