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1日讯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里,有这样一支队伍,头戴着红色地震抢险救援头盔,穿行于城市和乡村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在救援。从都江堰到汶川县,从绵阳市到北川县,从大山里的水磨镇、漩口镇到三江乡,被广大灾区干部群众称作“灾区里的东北军”的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赴川地震抢险救援队用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精神,展示了新时期消防官兵爱民为民的新形象。
五千里驰援
2008年5月13日11时30分,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等候命令的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王路之接到公安部消防局命令,命令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依托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地震抢险紧急救援队立即组成抢险救援队(第一批300人,第二批212人)共512名官兵奔赴四川省都江堰市、汶川县、绵阳市、北川县重灾区实施救援。14日凌晨1时,消防总队会议室内,王路之总队长向所有党委成员和有关参战人员发出战斗命令,要求全体赴川官兵发扬龙江消防精神,敢于胜利,为灾区人民做出应有贡献。
凌晨3时,以梁明副总队长、崔军副政委带队的300名参战官兵在哈尔滨市太平机场集结完毕。
10时55分,满载了300名官兵和救援器材的专机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又立即乘汽车急驶重灾区都江堰。在10余小时的急行军中,全体官兵表情凝重目光坚毅。四川籍战士刘翔虽然在四川梅县的老家也受了灾,可他告诉记者,虽然家中受灾,可灾区群众更需要他。哈尔滨市太阳岛中队干部张亚君接到命令时正准备结婚,而且婚假都已经请好,可他在接到命令后连向未婚妻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就奔赴战场。顾乡中队士官张宏宇,刚刚结婚10天,正在家里度蜜月,可听到部队要去四川抢险救灾,他二话没说,立即打车赶到部队,主动请缨上战场。
在黑龙江消防部队500名参战官兵中,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才18岁,可这支部队历经五千里行军后,到灾区就立即投入了战斗。
救援急先锋
部队刚刚到达都江堰市,一名拿着纸条的中年人犹豫地找到正在整队的哈尔滨市消防支队通信科科长鲁中伟,试探地询问鲁中伟是否可以把他们单位的职工从倒塌的楼房里救出来。
“我们就是来救援的”。鲁中伟说完,立即带领顾乡中队宁坤、张宏宇等6名战斗员,携带铁铤、无齿锯、液压破拆组合工具奔赴百花岭路12号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倒塌现场。途中,求救人员告诉鲁中伟,已经有几拨救援队来过,可都无法将人员救出。鲁中伟一边安慰求救者,一边向官兵下达施救命令和战术。由于该三层楼依次倒塌,二楼、三楼楼板全部倒压在一楼,剩余的墙体又摇摇欲坠,随时有发生倒塌的危险。鲁中伟立即命令中队长宁坤评估墙体张度,一边命令张宏宇等有经验的战士切割倒塌的建筑物,并一边配合救援的吊车起吊。救援工作有序进行。2个小时后,随着倒塌建筑物废墟被逐渐清除,遇难者遗体也显露出来。此时,电台呼叫鲁中伟立即率队归队,部队将在10分钟后奔赴汶川县漩口镇、水磨镇和三江乡方向。
鲁中伟将已经清理出的遗体交给该单位职工后,立即归队。该单位职工拦住官兵,眼含热泪说:“你们别走了,我们就需要你们这样具有专业救援能力的人呀!”
5月17日,在汶川县三江乡抢险救援、救灾的梁明副总队长接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常委谷运龙的请求,有一名藏族老人在猴耳洞附近遇难,希望部队能够把遇难者遗体营救出来。梁明副总队长立即命令总队警务处处长曹宏、齐齐哈尔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石家滨,副队长秦海山及10名官兵前往营救。
猴耳洞处在中濠江湍流处,一面是不时滑落泥石的滑坡,一面是湍急的河流,加上每半小时左右就有一次五级以上的余震,救援十分艰难。
在通向遇难处的滑坡带,河滩里的泥石流将秦海山深陷进去。紧急关头,他抓住了曹宏递过来的木棍冲了出来。由于不时有巨石滑落,官兵们不得不一边观察石头滚落的方向,一边快速营救,几经周折,军医于浩死死抓住了遇难者。
由于滑坡带过于危险,无法将遇难者拖到村庄,经过遇难者家属同意,曹宏、石家滨等选择了一个山坡,将遇难的藏族老人埋葬。
翻山越岭不怕难
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赴川抢险救援队是一支机动性强,指哪打哪,所向无敌的部队。
5月15日,黑龙江总队按照前线总指挥部的命令,立即奔赴目前仍没有部队到达的汶川县漩口镇、水磨镇和三江乡进行救援。漩口、水磨、三江三个地区位于邛崃山脉地震带,多为边远贫穷的山区,数万群众分散居住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大山里。面对目前救援盲区,指挥部命令黑龙江消防部队一定要克服公路被毁、山体大量滑坡,尤其是要翻越数座大山,在余震不断,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危险的情况下,携带给养,快速奔赴灾区。
都江堰距漩口镇的公路距离仅24公里,可是翻越大山就达到了40余公里。地震后的山路险象环生,对于很少走山路的消防官兵,危险可想而知。尤其是每个官兵不仅要携带救援器材,还要自己携带给养,当官兵听说山里灾民已经没有粮食后,所有官兵都拼命地装食品,哪怕一个面包,也许会让一名灾民解除一天的饥饿。由于携带物品过重,加上山路多是40度以上的斜坡,80度以上的陡峭山坡也不计其数,可官兵没有一个掉队。他们每路过一户人家,都要给灾民留下一些食物,甚至有的战士几乎把所有的给养都送给了灾民。在连山坡村,副总队长梁明、副政委崔军看到一户羌族人家房屋全部倒塌,粮食被埋在房子里,全家每天只用一两米煮粥后,偷偷地把他们装食物的背包放在了灾民家的防震棚里。
翻山越岭,苦不堪言。如果说苦,每一名官兵都不会叫苦,可是在危险面前呢?在随时都有余震,随时都有可能被已经滑坡的山体带到数百米崖下的危险呢?
在水磨镇去往30余公里山路的三江乡,部队必须翻越鹞子山的五座山峰,其中最高海拔2000多米,平均海拔1000多米。三江乡是重灾区里的重灾区。整个山路每隔百米就有一处山体滑坡,官兵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踩着松动的石头通过。
在一个叫卡房(音)的地方,山体滑坡带长达百余米,远远看着大石头摇摇欲坠在悬崖边,胆子大的战士也有些害怕了。向导看到此情,也不仅畏怯起来,希望部队原地返回。
看到犹豫的战士,打退堂鼓的向导,想到山对面急需救援的灾民,副总队长梁明慢慢走了上去。指挥部人员喊着让他回来,可是他毅然地俯着身,小心地选择着脚下的石头走了过去。
就在梁明走在乱石堆中间时,突然发生了剧烈的余震(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告诉我们,那次余震高达6级)。剧烈的抖动后,碎石从山顶飞落下来。所有官兵都吓得目瞪口呆,梁明抬头看着滚落的石头在他身前滑下深谷,他缓慢选择了一块坚固的石头,站在上面喊:“余震刚发生,现在是最安全的时候,你们依次快速通过。”看着梁明副总队长站在乱石堆中指挥,向导感叹地说:“有这样不要命的首长,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在梁明副总队长的鼓舞下,副参谋长高传贵带领部队顺利通过了所有危险路段,安全抵达重灾区三江乡。当消防部队列队进入村庄时,灾区群众涌了上来,帮助官兵背给养,拿装备。驻守在三江乡的阿坝州常委谷运龙握着梁明的手说:“可把你们盼来了。你们是全国第一支挺进三江乡的消防部队呀。”
抢险救灾我为先
在都江堰、漩口、水磨、三江,以及第二批到达绵阳市、北川县的黑龙江消防官兵,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在抢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在救援。他们被灾区人民亲切地称作“灾区里的东北军”。
在漩口镇,崔军副政委带领的分队成了抢险的主力军。5月17日上午,胡锦涛主席慰问了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抢险的黑龙江消防官兵。胡锦涛总书记在现场发表了重要讲话:“大家辛苦了!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之后,同志们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迅速奔赴灾区一线,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抢险救灾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在总书记讲话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次比较强烈的余震。胡锦涛总书记不顾危险,继续关切地对大家说:“一定要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把被困群众营救出来,现在还有余震,房屋也不结实了,你们自己也要注意安全。”总书记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群情振奋。全体官兵齐声表示,一定全力救援群众,请总书记放心!
在水磨镇和三江乡,梁明副总队长、高传贵副参谋长亲自带领救援人员深入水傍崖,率领官兵救援了7名成都老年人体育协会摩托车骑游队人员。在猴耳洞,消防官兵冒着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打捞藏族遇难者。
由于漩口镇、三江镇大部分遇难人员已经被清出,灾民急需帮助的就是抢救出自家房里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梁明副总队长立即命令总队司令部警务处处长曹宏、齐齐哈尔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石家滨、哈尔滨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林洪民等富有建筑物危险评估经验的指挥员带领官兵先后对两镇300余栋居民住宅和企业房屋进行了危险评估。消防官兵为村民抢运粮食17000余斤,电视、冰箱、家具等720余台(件),拆除危房24栋,救治受伤群众13人。
2008年5月17日,即将结束抢险准备撤离三江乡时,消防官兵自发组织起来,在副总队长梁明带领下,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灾区人民。在部队离开三江乡的路上,阿坝州的领导来了,三江乡的领导来了,住在小学校里的3000余名灾区群众来了。他们热泪盈眶的拉着官兵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你们,辛苦了!”
5月19日1时30分,汶川县漩口镇1600桶、约32吨塑料桶装过氧乙酸,因装卸工人未按规程装卸,发生部分泄漏,全镇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严重威胁着居民及抗震救灾人员的安全。总队副政委崔军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灾害现场,实施警戒,疏散群众。当得知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消防车辆无法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后,崔军副政委率领140名官兵立即投入战斗。抢险救援官兵将1600个塑料桶逐一搬开,寻找泄漏点,并用水对已经泄漏的溶液进行稀释。经过4小时30余分的紧张战斗,破裂的塑料桶被找出,并将其搬运至安全地带,妥善处置。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护装具,80%以上的抢险救援队员出现眼痛、咳嗽等症状,有15名同志手足出现轻度灼伤。6时40分,抢险救援工作结束。此次救援行动受到了漩口镇抢险救援总指挥阿坝州政协主席杨海清的赞誉。杨主席、聂副总指挥表示,要给全体参战消防官兵请功。
灾区仍未平静,每天仍有10余次震感强烈的余震。灾民仍在灾难当中,自救的路还很漫长。全体消防官兵站在山坡上回望三江乡,唯有祝福,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尽快与全国人民分享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截止5月19日12时,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赴川地震抢险救援队共转移受灾群众41人,搜救被埋压人员192人,运输救援物资25吨。目前,抢险救援行动仍在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