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1日讯 题:在飞沙走石中搜寻生命的气息——摘自省公安消防总队抢险救援队通讯员张鹏飞战地日记
生死瞬间 5月16日凌晨2时 汶川县漩口镇驻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不知道李白是怎么游历四川的,我们却是徒步走来的。从都江堰紫平铺大坝到漩口镇,公路仅有28公里,可地震之后,我们只能翻山越岭抄小路。我的体力逐渐不支,像我们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都吃不消,年龄大我们近20岁的指挥员体力消耗更大,可他们依然和大家一样背着行囊徒步在走。
晚上7时许,救援队在寿江大桥分手,转战各自救灾区域。
过了大桥,我们要穿过白云岭隧道才能抵达目的地———漩口镇政府所在地。如果走大道,需要三四个小时,从小路穿过去,爬山,只要一两个小时。崔军副政委和指挥部成员们商量决定走小路。
我抬头看了看眼前这座山,山路陡峭,倾斜角度在45度以上,部分山路几乎倾斜60度。此时,天下雨了,本就陡峭的山路变得湿滑。
落在后面的战士坚持不住了,前边的战士就拉住他的手;前面的战士上不去了,后面的战士就推着他。就在我们要到达山顶的时候,突然山体开始摇晃,余震来了!山上的碎石往下掉,我们也跟着晃动。突然,我的脚下一滑,身子立刻要向下落,上面的战士一把拉住了我,后面上来的战士赶快爬上来把我顶住,我长吁了一口气!
当我们成功到达漩口镇驻地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
生命之光 5月18日上午9时15分 漩口镇水泥厂
连续几天,我们在阿坝铝厂、水泥厂、理盐厂、变电所和集贸市场等处展开搜救,共找到了7名失踪人员。可让我们感到遗憾和悲痛的是,这些人早就没有了呼吸。我们没有停止搜索,仍然尽可能地寻找生还者。
今天早上,水泥厂中一位失踪人员家属找到我们,说他的家人可能还活着,经验丰富的老战训参谋廖军带领战士们立刻赶到现场。
失踪者被埋压地点是一座4层居民楼的一楼房间内。此时,楼体大部分坍塌,断壁残垣还有大裂痕,裂缝的宽度足有食指那么长。战士们冒着余震的危险,进入一楼房间内部,利用生命探测仪展开搜索。突然,于洋找到了位置,战士们立刻搬开预制板和碎石块,一个人的脑袋露了出来,于洋带着顾乡消防中队战士张宏宇等人,钻进内部施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无法判定此人是否还活着的情况下,战士们仍然想尽办法救他出来。就在众人已将被困者半身拖拽出来的时候,余震再次发生了,碎石雨点般砸在救援人员身上,可他们死死地护住了正在被施救的人的身子……
3小时后,于洋他们终于成功地把被困者抬了出来,可是瞬间的生命之光慢慢熄灭了。从救援队战友的眼中,我看到的是无限的悲痛和遗憾。他没能活下来,也许这就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