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5天5夜星夜兼程 龙江人驾车万里入川送粮
2008-05-22 07:00:3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振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2日讯 18日,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节目中,来自大庆市的周家代进入电视画面。经过近一天的联系,记者终于与前方的老周电话连线,听到了他感人的援助行动。老周和他的两个伙伴从大庆出发,经过5天5夜的艰难行程,把灾区急需的大米、挂面、豆油送到了重灾区汶川。随后,他们又加入到部队运输队伍,冒着飞石和余震的危险,和战士们一起把粮食等物资运送到灾民手中。

  起程粮油装满一卡车

  12日,汶川地震发生当天,老周在外边工作,很晚才回家,没有看到地震的消息。第二天,当他打开电视,看到了地震后灾区触目惊心的画面,这位七尺汉子泪流满面,决定马上利用自家卡车去地震一线救灾。由于自家经营粮油公司,他让员工装上了2500斤大米、2500斤白面、2000斤挂面和300桶豆油,并带上了铁锹、镐头等工具,打算把粮油送到灾区后,去帮助救援队搜寻生还者。装完粮油后,他们一刻没有耽搁,13日20时,他带着6万元现金捐款与小舅子还有一名司机就从大庆起程,奔赴目的地———汶川。

  崎途途中爆胎5次

  为了赶路,人歇车不歇,3个人轮班驾驶。进入四川境内后,路变得异常难走,卡车司机说,从没见过这么险的道。到达海拔4200米时,三个人都开始头疼、呕吐,高原反应特别明显。老周说,虽然是新车,但路上卡车还是“开锅了”,轮胎爆了5次。

  最危险一次,是在盘山公路的一个下坡段,同时爆了两个后胎,幸亏当时的路稍微平一些,汽车猛地甩了一下,在后车厢里休息的老周及时跳车,驾驶室里的两个人也都差点被甩出去。进入成都后,3人奔赴此次地震最严重的汶川县。老周说,从成都到汶川有700公里,原本只需10个小时的路程,他们走了40多个小时。由于余震不断,一路上,警察在路边一次次提醒过往的车辆,要小心山上滚落的石头,但老周看到,路边随处可见被砸损的汽车。

  抵达义举感动灾区

  经过5天5夜不间断的行驶,18日14时,老周的粮食终于运抵汶川。听说黑龙江人经过5000公里的跋涉来到汶川送粮和捐款,汶川常务副县长张通荣赶来接老周,握着老周的手激动地对他说:“你是东北三省第一个民间送来物资的队伍,灾区最缺的就是粮食,谢谢你。”张县长迅速组织人员把粮食卸到物资集中发放区,碰巧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正在现场采访,记录了这一感人的画面。

  老周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灾难发生后,他想的就是自己怎么才能用最快的方式给予灾区援助。为了不给灾区添麻烦,他们3个人带足了干粮,累了就在车里睡,不和灾区人民抢帐篷。老周说,汶川县里的通信紧张,手机信号基本是通过信号车发出去的,他就利用信号不紧张的时段给家里报了平安,因为家里的老母亲和妻子一直担心他的安全。

  救援帮灾区运输物资

  带了工具的老周特别着急,希望能投入到救援的队伍中,搜寻解救受困的人员,就是救一个人也好。但张县长告诉他,县里往下面乡镇送粮食的交通工具紧缺,有些车已经被砸坏没法用了,希望老周能利用自带的卡车帮助往受灾乡镇运输物资。没有犹豫,老周立即投入到运输行动中。

  冒着余震危险,和山路两旁不时滚落的石头,连日来,老周数次前往映秀等受灾乡镇,运送救援部队、粮食以及帐篷等。老周说,从汶川去映秀虽然只有20公里的路,但要翻3座大山,三辆车为一个小队,他的车被夹在中间,前面的车是部队的车辆,指挥他的车什么时候要急行,什么时候该停下,以躲避山上落下的石头。

  感动暂不离开灾区

  老周说,几天下来,灾区的人民特别让他感动,一些已经脱离危险的灾民,纷纷从帐篷里走出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虽然失去了亲人,虽然也是灾民,但他们坚强地行动起来,救灾哪里缺帮手,志愿者就到哪里帮忙。老周说:“我对奋战在灾区的士兵,充满了崇敬之情。”老周告诉记者,和部队的士兵一起运输感觉心里非常踏实。车胎爆了,他们几分钟就能换好,比专业的人员还快。昨天,部队战士看到老周几天来都是睡在汽车里,硬拉着他进入了帐篷里,大家一起挤在里面睡,那晚是他去灾区后睡得最好的一晚。

  老周今年49了,问他什么时候从灾区撤离,他说:只要运输行动需要,他就不会离开。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