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德阳灾区孤身来哈尔滨的小梦琪不再孤独和惊慌
2008-05-24 07:27:0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地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4日讯 24日零时50分,在晚点了一个小时后,四川德阳灾区13岁女孩王梦琪搭乘的南航CZ6242次航班终于抵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当梦琪独自走出机场时,没想到仍然还有那么多人等在机场迎接她的到来。除了她来投奔的姑姑,还有香坊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桂春,副部长杨润明,教育局局长汪永久,49中学校长、班主任老师,《哈尔滨日报》的记者们,她不再孤独和惊慌,心中暖暖的。

  23日一大早,本报“时空牵万家·为来哈的灾区亲人办实事”特别行动热线接到一个四川长途。电话中,一位沈姓的母亲说,她通过哈市亲属得知《哈尔滨日报》正在开展这项爱心活动,她上初中的女儿23日午夜孤身来哈投亲,希望能在哈尔滨市学校借读。

  沈女士夫妇都是这次遭遇地震的德阳市东方电机厂的职工。地震后,夫妇俩作为志愿者,帮着抬担架、运送物品。这些天德阳市每天还会发生多次有感地震,一家人只能住在广场的帐篷中。

  沈女士说,他们二人忙于抗震救灾,放心不下的是女儿王梦琪。梦琪是德阳中学初二学生,学校教学楼破坏严重,孩子们都停课了。日前,学校发出通知,复课日期为8月1日。她给孩子买了机票,23日晚,梦琪自己乘飞机到哈市的姑姑家暂住。

  记者联系到王梦琪的姑姑,家住香坊区的张女士。她说自己已经收拾出一间屋子,并准备了不少好吃的,梦琪到哈后,生活、居住都不是问题。这孩子成绩非常好,此次经受大灾,对孩子打击不小,她希望能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让侄女尽快上学,摆脱地震留下的阴影。

  上午,记者与香坊区教育局局长汪永久取得联系,听说灾区的学生到香坊区投靠亲属,他表示,没有问题,他们会安排最好的学校和教师。经过商量,局里决定将梦琪安排在距张女士家较近的第49中学,并免去借读费用。

  中午,49中学冯华校长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听说梦琪到来,全校师生都非常高兴。梦琪被安排在二年四班了,学校为孩子准备了新书包、书本等学习用品。

  下午4时,记者接到班主任安雯老师电话:得知新同学到来,放学前全班开了一个特殊班会,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大家还选出一名同学与梦琪结对子,让两人相互帮助。

  当记者将孩子借读一事已落实的情况电话告知四川的沈女士时,她感动地说,这回没有了后顾之忧,她和爱人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工作中。当晚,沈女士给记者发来短信:非常感谢!谢谢你所作的一切,感谢哈尔滨人民!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