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日讯 题:以战略眼光加快推进“品牌兴市”———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吉炳轩同志在哈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知名品牌来占领市场。
一个区域拥有知名品牌,可以带动区域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一个国家拥有知名品牌,不仅可以富民,而且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际上树立起良好形象,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黑龙江要加快发展,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哈尔滨工业企业多、产品种类多,技术力量也比较强,必须在创品牌上起带动作用。要把现有品牌规模进一步搞大,牌子叫得更响,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发挥品牌效益。
通常情况下,规模同品牌是相联系的,但创品牌更重要。既要创牌,还要护牌,也要用好品牌。
———摘自吉炳轩同志在哈调研时的讲话
品牌兴市,品牌兴邦。吉炳轩同志在哈调研时反复强调,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知名品牌来占领市场。这为我市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指明了方向。
“海尔”为青岛增辉,“雅戈尔”为宁波添彩。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2003年以来,在“品牌兴市”思想指导下,我市已拥有16种中国名牌产品、12个中国驰名商标,拥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品牌发展还比较滞后:一方面,名牌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数量上,都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名牌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名牌企业生命周期不长。
认真贯彻吉炳轩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在破解“品牌发展滞后”这一制约哈尔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下功夫,以战略眼光加快推进“品牌兴市”,培育名牌产品,发展品牌经济,以知名品牌和名牌企业带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城市价值。
加快推进“品牌兴市”,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尽快进入实质性运作。要从战略高度科学布局、准确定位,尽快制定实施品牌建设的长远规划;要切实引导企业、行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产业运作向资本运作转变,培育优秀品牌带动全市经济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实现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和市场培育多力呼应、共同推进。
加快推进“品牌兴市”,必须在创品牌和壮品牌上下功夫,放大品牌带动效益。要努力把现有品牌做大做强,引导哈电、哈药等企业加大品牌经营和资本运营力度,以名牌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规模,带动产业发展;要加大对潜在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成长为对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对内具有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知名品牌;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建一批高品质的自主品牌,扩大全市品牌集群的含金量。
加快推进“品牌兴市”,必须在品牌管理上下功夫,延长品牌生命周期。要强化对品牌维护、保护力度,规避可能对品牌造成伤害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提高品牌自身的创新能力,常创常新,不断为品牌注入新的生命力;要加强对品牌发展的综合指导,按照对行业结构的塑造力、对消费文化的引导力、对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控制力、对竞争和垄断的驾驭力的标准,规范品牌发展,让品牌真正成为引领哈尔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加快推进“品牌兴市”,必须引入激励机制,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各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品牌发展战略,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共同为品牌建设服务;要努力消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尊重市场规律,适应发展需要,为品牌培育和发展壮大打造“绿色通道”;要从实际出发,制订实施品牌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品牌兴市”的加快实施。
名牌催生名企,名企塑造名城。我们要站在提升哈尔滨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加快推进“品牌兴市”,做多、做大、做强品牌,提升哈尔滨的品牌生产力,占领参与竞争、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