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我省对俄经贸新思路 东宁人温州人携手“走出去”
2008-06-10 14:04: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良武 史志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0日讯 “走出去”,到俄罗斯办厂,一直是我省对俄经贸人的不懈追求,今天东宁人和温州人联手赴俄开辟的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区,真正实现了“走出去”战略,并初战告捷:2007年,首批入驻该经贸区的7户中国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800万美元。

  邓高标,康吉国际工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一个精明的温州人。5月8日,在设在东宁的康吉国际工贸有限公司,他对记者道出东宁人温州人联手“走出去”的历程。

  东宁吉信集团总经理崔龙吉在东宁县对俄边贸中磨砺十余载。随着集团的壮大,他敏锐地发现按照俄罗斯海关规定,半成品鞋出口关税仅是成品鞋出口关税的一半,他决定选择制鞋业作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平台。2002年9月,吉信集团与温州达芙妮等鞋业合作,投资279万美元,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兴建了拥有14条制鞋生产线的吉信鞋厂,在俄注册了“诺基”商标,从国内进口半成品鞋料,在俄日产各类皮鞋3万双,产品赢得了俄消费市场,年销售收入2亿多人民币。

  在吉信鞋业成功进入俄罗斯之时,国内制鞋业领头羊之一的温州康奈集团正经历着打拼俄罗斯市场的艰难。吉信鞋业的经验让康奈集团看到了前景,康奈集团抓住国家商务部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契机,与已建立俄罗斯销售网、并拥有境外办厂经验的吉信集团签订《关于共同开发俄罗斯乌苏里斯克远东合作区的协议书》。2006年6月,东宁县政府、乌苏里斯克市政府、康奈集团、吉信集团四方联合签署建设合作区的合同文本。同年8月,国家商务部确认建立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温州康奈集团和东宁吉信集团成功联手,双方建立康吉国际工贸有限公司,一期征地面积53.81万平方米,目前合作区入驻国内企业7户,其中有5家鞋厂和一家木材加工厂,一家家具厂。

  谈起合作区的发展现状,邓高标喜上眉梢。他说,以前温州的成品鞋,一个集装箱只能装1万余双鞋,却要缴纳俄罗斯关税8万美元,同时几经转口,运到莫斯科的集装箱最快需要2个多月,而到货之后鞋样式都过季了。如今,从温州运到乌苏里斯克合作区鞋厂,一个集装箱能装3万多双半成品鞋料,鞋比先前多了三倍,在俄缴纳关税却只有2万多美金,而且从乌苏里斯克运鞋到莫斯科仅需要15天,可以及时调整产品款式和价格。同时,合作区的企业还解决了300余名东宁人赴俄劳务的问题,在合作区工作的中国工人每月能收入1500元人民币。

  邓高标对合作园区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今年2月18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的意见》,这为合作区建设和入区企业的发展在项目审批、财政、税务、金融、外汇、人员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中俄两国各级政府都将合作区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给予推进。

  记者在东宁采访中了解到,该县在实施对俄经贸合作升级过程中,积极推进“走出去”模式。2007年8月,东宁吉信集团与江苏雨润集团签约,投资在俄远东开展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业务。计划3年内在俄罗斯形成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板材加工能力。同时,“吉润木业”在牡丹江和东宁县建设工厂从事刨光材、指接板、建筑集成材等板材的精深加工,据悉,这些集成材销往日本和国内市场。这种利用俄罗斯木材资源进行跨国加工的模式,既顺应了俄罗斯木材加工出口的政策,又符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国内木材加工行业建立了稳固的木材原料生产基地。目前,东宁县边贸企业利用“境内半成品—低关税出口—境外成品及销售”为特征的模式,共发展境外实体46个,总投资达1.45亿美元。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