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杨忠义是一名基层业余体校的副校长兼跳高教练员,他培养的运动员张树峰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获跳高金牌,让他多年的夙愿成为了现实。说起来,他与张树峰的相识还真有一段不解之谜。
这个故事得从十年前说起,那是1997年6月的一天,佳木斯市召开中小学生运动会,当时大会组委会的一名同志遇到杨忠义,知道杨教练是来挑选跳高运动员的,就主动上前跟他提到张树峰这个学生,让他仔细看看这个孩子怎么样。比赛中,杨教练在不远处仔细观察着张树峰的一举一动,在20多人中他总是非常兴奋,还不时的观察别人的跳高动作,自己还在一旁做着模仿,这让杨教练心动不已,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的一段经历,还是像张树峰那么大时,杨教练就非常崇拜跳高运动员郑达珍,从小就对跳高情有独钟。也是在一次运动会上,杨教练参加跳高比赛,很努力但是没有进入最后的决赛,对他打击很大,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跳高拿一个冠军不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实现。现在眼前的张树峰不正是我一直想要找的跳高运动员嘛。于是,一同前往的同事读懂了杨教练的心里,他们怀着急切的心情,辗转往复,找到了张树峰的家长,谈起了上体校读书的具体事宜,当得知上体校每月需270元的生活费,还要购买运动服装等,张树峰的父母露出一丝苦笑,原来家里每月只有靠父亲打工挣来的500元维持生活,如果交上学费,生活上很困难。杨教练不假思索地说:“让孩子跟我走吧,张树峰的生活费交给我吧。”一句话,说的张树峰的父亲紧紧握住杨教练的手,两行热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就这样,张树峰就和杨教练结上了师徒的情缘。来到体校后,杨教练对张树峰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教练的心里凉了半截,可杨教练却坚信只要加强科学的训练,一定会有成绩的。针对张树峰的体能条件,杨教练采取了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突出各关节力量训练,对张树峰的训练格外关照。由于训练强度的逐渐增加,小树峰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跳高成绩一天比一天好。1998年6月小树峰第一次参加全省少年分龄跳高比赛,就以1米83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和全能第一名。1999年参加全国分龄赛,以1米97的成绩获得第二名。成功的喜悦坚定了杨教练的信心,从训练计划到训练手段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同时也加强了和队员的沟通,使队员的成绩越来越好。
经过科学的训练和两个人共同的努力,张树峰的成绩一次次刷新,特别是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张树峰不负众望,取得了跳高的冠军,圆了杨教练的心愿。但杨教练的最大心愿是08北京奥运会上拿金牌、奏国歌、升国旗,他们正向着这一目标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