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 朱德生1977年,我结束了北京体育学院大学生活,回到家乡北安市业余体校,做了一名最基层的田径教练员。在从事教练员工作的十几年中,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往事历历在目。
那是1986年8月,黑龙江省第六届运动会在大庆市举办。我作为黑河地区当时唯一的一名田径专职教练率队参加省运会。在比赛中,黑河地区代表队在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摘金夺银,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令我万分激动。然而在比赛男子马拉松比赛接近尾声,当运动员跑进大庆市体育场时,全场观众沸腾了,黑河代表队参赛的五名运动员包揽了除第二名以外的前六名,更令人振奋的是有三名运动员打破了省纪录。凭借这一优势,黑河代表团荣获了成年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少年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1987年,我总结了从事田径训练工作的经验,撰写了《生理生化指标控制中长跑训练的初探》、《我国女子中长跑项目走向世界的分析》、《试述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发展趋势》等论文,分别获得了中国高校第二届、第四届田径论文报告会的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论文奖。这一年,我被评为全国业余体校优秀教练员,荣获了“精育新星”奖,晋升为高级教练。
自1987年,省体委连续四年抽调我出任黑龙江省少年田径队教练,率队参加全国少年田径分龄赛。四年中,黑龙江省代表队三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一次第三名。在从事田径训练的十几年中,我向国家队、省体工队、省体校培养、输送了七十多名优秀运动员。回忆起这些丰硕成果,令我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九十年代,我离开了难割难舍、永远留恋的教练员工作岗位,现已退居二线。每当我回忆起从事教练员工作的日日夜夜,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往事令我兴奋,令我欣慰,它将成为刻骨铭心的回忆,撰写着我永生不忘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