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 “失踪”多日的刘子富回来了———19日,当瘦了一圈的刘子富出现在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课堂上时,老师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刘子富明白,自己去四川灾区当志愿者的事再也瞒不住了。在刚刚过去的28个日日夜夜中,这名身材瘦削、腼腆内向的80后大学生以自己的热情和汗水,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青春答卷。
加入“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
22岁的刘子富家住香坊区建成社区,他是家里的独生子。2005年,刘子富考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事务班。因早些年曾患骨折的右腿感到不适,去年,刘子富向学校请假休学一年在家治病。今年5月12日,正在北京检查身体的刘子富在电视里看到了汶川大地震消息,灾情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第二天,刘子富跑到献血站义务献血,可献血的人太多,他连去两天也没献上。
一定要为灾区做些什么!刘子富决定到灾区去,做一名赈灾服务志愿者。15日,刘子富带上自己仅有的1000多元钱,来到北京西站,买了一张去往成都的火车票。候车时,刘子富结识了正在集结中的北京希望志愿者服务队,大家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很快就聊到了一起。得知刘子富一个人什么准备都没有就要去当志愿者,所有人都很吃惊。正巧这个原定20人参加的志愿者队伍中有一个人没来,大家就邀请刘子富加入,并为他提供了包括迷彩服、睡袋、背包、地图等在内的一套装备。
列车行至河北省,又上来一队来自河北邢台的“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一共12人,其中大多数为退伍军人。于是,大家一商量,两队统一集合到“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名下。随着列车一站站驶向四川灾区,作为32名志愿者之一的刘子富感到热血沸腾。
砸伤脚踝不言退
17日凌晨3时,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下,“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一行32人来到四川省江油市,参与这里的抗震救灾服务。
江油市是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距汶川县城100多公里。地震共造成该市382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109人失踪,全市房屋受损达5100多万平方米,34万人无家可归,近20万市民露宿在外。全市80%的建筑物遭到破坏,187座水库大坝处于危险状态。
江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给“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分配的任务是负责抗震救灾物资的转运和发放工作。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他们每天至少要负责10个车皮的物资转运,每个车皮的物资重量至少为30吨。刘子富的腿伤刚好,本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但灾区的满目疮痍让他无法懈怠。前两天,他们片刻不休用竹竿铁丝搭建了临时仓库。接下来,就开始转运发放救灾物资,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当地天气酷热,刘子富居住在简易的临时帐篷里,白天温度可达五六十摄氏度,晚上也要三四十摄氏度,作为北方人的刘子富很不习惯,就敞开帐篷睡觉。当地蚊子比北方要大上两倍,数量极多,刘子富身上被叮出一片片的红疙瘩,奇痒无比,他只简单地用盐水擦拭一下,顽强地坚持着。一次往汽车上搬运帐篷时,刘子富的右脚踝被砸伤。为不耽误工作,他用绷带紧紧地把脚踝缠住止疼,直到干完这班活。当晚上解开绷带时,才发现脚部因不过血已失去知觉。第二天,伤处肿起一大块,几乎不能走路,刘子富还是采用绷带紧缠的办法坚持工作。看到他走路一瘸一拐,同伴劝他回家,刘子富说:“没事,这儿缺人手,我能挺住。”
抓获盗窃赈灾物资嫌疑人
刘子富所在的“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还承担起抗震救灾物资看管和附近的治安巡逻任务。5月最后一天的夜晚,刘子富和一位同伴巡逻时,突然过来一个当地人搭讪,并和他们走在一起。行至一处帐篷堆放点时,这个当地人说话声突然大了起来。刘子富用手电一扫,发现一个黑影一闪而过。有人偷东西!刘子富马上意识到这是一起团伙盗窃案,他赶快叫人封住所有出口,抓住了一名盗窃嫌疑人和所窃赃物。这时,学过《犯罪心理学》和《公安侦查学》的刘子富开始发挥自己的长处,他通过技巧的盘问和实施心理压力,很快让这名盗窃嫌疑人供出了其他3名同伙和已隐匿的其他赃物。最后,刘子富和同事把捕获的4名盗窃嫌疑人转交给了当地派出所,他们的这一做法受到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表彰。
工作之余,刘子富还给灾民当起了义务心理辅导员。二郎庙镇一位七旬老大娘在地震中家园全毁,还失去了5位亲人,一直情绪低落,有轻生念头,几拨志愿者都没做通她的思想工作。刘子富连续两天和大娘聊天、交流,帮她搭帐篷、打饭,并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疏导大娘的情绪。当看到大娘的情绪逐渐平稳了,刘子富终于松了口气。辞别前,他还把身上仅有的500元钱留给了大娘。
上灾区前曾留下遗书
决定到灾区做志愿者时,刘子富并没有跟家里打招呼,他知道深爱自己的父母可能不会同意他这样做。从北京出发前,他写了一封遗书留给北京的朋友,如果自己有不测,就把遗书交给父母。遗书中写道:“做志愿者是我自己的决定,一切后果都由我自己来承担。亲爱的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不孝。但做人要有良心,有担当,去灾区帮助那些受灾的同胞是我的责任……”
刘子富还委托朋友每隔三四天给父母去个电话,说自己在北京很好,暂不回家。没料到朋友一次竟说漏了嘴。由于江油很长一段时间的手机信号不通,在哈尔滨的父母联系不到刘子富,急得直上火。直到刘子富到灾区10天后,父亲才和他通上话。一听到父亲的声音,他再也止不住热泪涌出。让刘子富欣慰的是父亲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鼓励他多为灾区人民做些事。
做赈灾志愿者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毅力。“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抵达江油后,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加入,最多时达到10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开始陆续离去。
“我既然来了,就不能当逃兵。”刘子富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我在灾区多待上一天,就可能多让一位灾民减轻压力。”6月初,北京希望志愿者服务队撤走;6月6日,“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返乡;直到6月13日,刘子富和另外两人作为最后一批志愿者从江油市离开。他一共在灾区服务了28个日夜。临走时,刘子富已身无分文,还是北京的朋友为他汇来了车费。
青春因担起社会责任而更加美丽
15日,刘子富回到北京,他在医院复查了身体,右脚的韧带拉伤已基本痊愈。按照他的打算,18日回哈后,他将于次日返校上课,而这段志愿者的经历他将永远珍藏起来。
但刘子富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江油之前,一封由四川省江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寄往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感谢信早已泄漏他的行踪,与感谢信同时到达还有一面锦旗:“江油人民向哈尔滨人民和‘抗震救灾老兵突击队’及其队员刘子富表示衷心感谢!”
“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为我担心了。”得知大家这些天一直在为自己的“失踪”而寻找时,刘子富表示了歉意。他说:“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经历。作为80后的一员,我们这代人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视为享受、自私、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我只想用自己的行动为80后正名,我们的青春会因担起社会责任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