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建设中的联华村通村路。
东北网6月24日讯 近日,记者跟随宾县交通局的干部来到筑路现场。中午时分,在宾县永和乡通往联华村的公路工地旁,79岁的杨玉珍老大娘坐在树阴下看护道口,阻止车辆驶上刚铺完水泥垫层的路面。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再看护几天,这条路就修成了,大车小车都可以走。”交通局局长何清民告诉记者,全县的通乡路在八月底前要全部完工,通村路也能完成70%,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2006年以前,受财力不足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宾县的公路建设严重滞后,“三年通乡公路建设期”内只建设了28.1公里。“十一五”规划开始实施后,宾县县委县政府重新对公路建设进行了定位,把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型农村的头等大事来抓。仅2007年一年,就建设农村公路320公里,其中通乡公路134.2公里,项目总投资近1.8亿元,无论建设规模、建设里程、投资额度均超过宾县历史上高等级路面建设的总和,位列哈尔滨市前列。
今年,宾县又开工建设农村公路351.5公里,其中通乡公路178.6公里,项目预计总投资达2亿元,所有项目均计划当年开工、当年竣工通车。到今年底,宾县三年累计将完成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建设800余公里,其中通乡公路387.8公里,实现宾县至周边市县、县城至各乡镇及重要旅游景区全部由高等级公路相连通。
宾县位于浅山区,受地形影响,季节性河流和侵蚀沟众多,桥梁建设量大。去年共改建完成四米以上桥梁55座,总长度达1039延长米,其中39米以上大、中型桥梁9座,481延长米,创宾县一年来改建大中型桥梁的新记录。
宾县公路局坚决贯彻“服务到位、监管到位、质量到位”的筑路理念。为使有限资金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他们合理压低工程造价,主动联系价格优惠的筑路材料供应商,帮助承建方节约成本,保证筑路费当期结算。同时,严格监督施工全过程,确保了工程质量。
宾县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推动作用已初步体现。农民改变了多少年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雨不出屯的道路通行条件,走上了平坦的水泥大道。宾县新甸镇三阳村,至镇政府所在地需要穿过一条宽达60余米的河流,以前雨季交通基本中断,曾经出现过危重病人因车辆无法通行而只能由人背绕道趟河就医,延误治疗的事。去年,交通局为当地修建了一座78延长米的永久性桥梁, 4000余农民从此告别了行路难。
农村公路建成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直接面向农业与农村的企业纷纷落户乡村,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添了新的活力。永和乡永和村,通村公路建成后,成功引进了“天地人药业”落户该村,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公路建成后,沿线乡村共引进企业20余户,投资近2000万元。
农村公路建设以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农民群众种植的作物销售价格比干线公路沿线农民所种植的作物销售价格每公斤要相差2~6分钱。现在,便捷的水泥路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修到了农民的田间地头,农民种植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常年不变的大田作物变成了经济作物,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宾县交通人,在努力改变宾县交通面貌的同时,也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2007年末,在行风建设“双评”活动中,宾县交通局名列全县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