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七台河市做足煤循环利用文章 乌金滚出裂变效应
2008-07-02 09:07:0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吕天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日讯 以往昼夜长明、乌烟瘴气的“天灯”,经焦化废气综合利用,制成甲醇;以往弃之无用的煤矸石、煤泥,用来发电、做建筑材料;炼焦产生的热能,用作生产玻璃的高热能……在七台河市,储量有限的煤炭“乌金”,经过多元循环经济的“膨胀”,让有限资源实现无限利用,正产生效益“裂变”效应。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和我省唯一的煤炭循环经济试点市,七台河市做足煤循环利用文章,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正在全面推进“优质焦煤、优质焦炭、煤化工、电力、新型建材”五大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煤电化基地建设。

  变废为宝

  位于七台河市新兴区的红鲜焦化园区是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范式。过去,“天灯”曾是这里的“景观”,昼夜燃烧的焦化废气污染环境,也造成极大的浪费。而现在这些工业生产的废弃物,放对了地方,就成为产生巨大效益的宝贝,使原煤资源平均增值率达27.4%,环保设备装备率达96.7%。

  七台河市把转变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围绕煤炭资源转化升级,大力实现“两化开发”,即煤气和煤焦油的综合开发利用;“六固利用”,即煤矸石、劣质煤、煤泥、粉煤灰、炉渣、垃圾的综合开发利用;“六水循环”,即矿井水、洗煤水、熄焦水等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良性循环

  据了解,七台河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遵循生态规律,运用市场经济机制,积极推动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型流程向“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转变,努力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这个市确立了“以煤为主多元循环,焦化产业适度延伸,接续产业规模拓展”的总体思路,确定了完善煤炭产业体系、电力产业体系、化工产业体系、建材产业体系为主的煤炭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煤—焦炭—化工、煤—电力—建材产业链。制定了生态工业园区企业间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和企业清洁生产优惠政策,以此推动园区企业间资源相互利用与整体配套。建设煤焦化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资源,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培育清洁生产企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总体目标。

  科技助推

  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煤电化基地建设,必须有先进的科技为支撑。七台河市紧紧抓住企业技术改造这一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依托煤炭、电力、焦化、建材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和园区,建立了拥有59个项目、总投资达260亿元的循环经济项目库,在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下功夫、搞突破。

  在煤炭洗选上,采用先进工艺,提高精煤产出率达8%,实现了原煤全部入洗。在焦化产业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坚持“控制总量、关小上大”的原则,淘汰了213万吨土法炼焦的小焦炉,新上了3个百万吨捣固焦炉,使焦炭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以上,所有焦化企业都上齐了煤焦油、粗苯、煤气等回收利用和环保设备,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干熄焦工艺改造。在煤化工产业上,建设了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氢、苯加氢等一批煤化工项目,结束了七台河市“只焦不化”的历史。在电力产业上,建成装机容量76万千瓦的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电厂3个,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环保型煤气发电项目2个,在大唐七台河发电公司已有两台35万千瓦机组基础上,续建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大型坑口电站项目。在煤建材产业上,建成年产3亿块的煤矸石烧结砖项目2个,建成年产水泥60万吨、砌块24万立方米的粉煤灰水泥和砌块项目3个。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七台河市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群,初步构筑起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套、循环利用、互利共赢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

  渐入佳境

  以大唐电厂、龙洋焦电、宝泰隆、亿达信等为龙头的一批煤焦电化大企业,基本上实现了原煤“吃干榨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仅以宝泰隆圣迈煤焦油加氢项目为例:项目总投资16438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32886万元,利润8415万元,税金3830万元。五个循环经济园区规划项目完成后,每年的销售收入可增加60亿元左右。

  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七台河市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招商。2004年以来,先后拒绝了5家总投资达5亿元的高耗能、高污染投资项目,同时引进资金200多亿元,用于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10个,仅焦化项目投资就达30多亿元。

  七台河市煤炭循环经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2007年,通过煤矸石发电,年消耗煤矸石、煤泥400万吨;通过发展新型建材,年消化煤矸石和粉煤灰65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5%;通过发展节能环保项目,年可利用矿井水1500多万吨,回用率达7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2%,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万元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1.5%,节约1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分别为280吨和470吨,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85%,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在241天以上。据测算,循环经济的发展,每年为七台河市带来8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拉动当年工业增加值在15个百分点以上。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