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9日讯(王善广 王月良 记者高长利)“成为奥运火炬手是我一生最荣耀的事。”面对采访,北极漠河某部班长于长明,对自己能够参与奥运圣火传递,充满兴奋与喜悦。
![]() |
奥运火炬手于长明 |
从参军入伍到现在,于长明时刻告诫自己“当兵就要当尖兵”。训练中,他敢于吃苦,按照既定的健身计划,坚持每天完成“五个一百”: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举一百个哑铃,一百个原地下蹲,一百个蛙跳,6公里武装奔袭他总是比别人多跑2圈。经过一段时间的摔打磨砺,他的军事素质迅速提高,在军事训练考核中所有课目成绩优秀,投弹一出手就是60米。
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运知识,是奥运火炬手的一项神圣使命。当选火炬手后,于长明就多了一项工作,收集奥运和体育相关材料。训练闲暇,于长明经常向战友宣传奥运知识,带动官兵开展健身运动。他自己编排了一套集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青年韵律操,组织官兵进行训练,极大地丰富了官兵的业余生活。
![]() |
于长明(中)和战友在一起 |
前几年,连队刚配发GPS卫星定位系统,于长明由于文化功底好,被部队选定为该系统使用和操作教员。他一头钻进教学里,摸索出一套简洁易懂的使用技巧,巡回到各边防连队教学。今年3月,连队在山地丛林训练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去的路。情急之下,又将输入数据输错,GPS卫星定位系统失灵。此时,他们突然想到于长明,便通过巡逻电台与于长明联系,通过于长明的口述,问题很快到了解决。如今,他培养出一大批会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小能人”。
于长明不仅科技素质第一,还非常关爱战士。去年冬,于长明被选为新兵班班长。此时,北极漠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多度,每天晚上就寝前,他都要把战士的鞋垫掏出来放在暖气片上烤。一次,班里战士杜项文在体能训练时扭伤了脚,他买来白酒,每天给小杜搓揉,受到官兵的称赞,他也被评为最佳带兵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长明说:“作为一名北陲哨兵,能够参与奥运圣火传递,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边防官兵的关爱。我会以奥运会火炬手这一殊荣激励自己,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向世人展示边防军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