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民警同村民一起晾晒木耳。 吴树江 摄
东北网7月16日讯 出嘉荫县北行100多公里,便到了常胜乡的江南村。昔日,这个村酗酒滋事、邻里纠纷较多,治安秩序差;村里环境脏乱,村民思想陈旧,一度使该村成为了全县较为落后的村。边防民警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选址”江南村。如今,江南村乡风文明,村容严整;村民生产、生活有序,家庭、邻里和谐;社会安定团结,辖区实现零发案,“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
一名民警保一方平安
李奇是常胜乡边防派出所派驻江南村的民警,天天和村民打交道。村委会的大喇叭里经常能传出李奇的声音,那是他在向村民们进行普法宣传,宣讲边境政策,讲解法律法规。他还走访农户,宣传保护界江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做村里渔民的思想工作,引导渔民转产。
江南村支部书记赵文铁说,以前村民们在农闲时节除了喝酒就是打麻将赌博,纠纷不断,自从李奇到了村里后,天天向村民灌输新思想,村民们也愿意听,现在村里“消停”多了。
常胜派出所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来到江南村,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科技兴农知识,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持。派出所开通了24小时法律服务热线为群众答疑解惑,民警和乡司法所人员组成的送法服务队进村屯、进农家,在江南村开展法律讲座。
李奇在村中选了4名思想觉悟高、群众口碑好的青年组成治安巡逻队,协同他轮流值班,开展巡逻看护活动。以十户为一组,在全村建立了8个联防小组,每个联防小组选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邻里守望员”,开展经常性邻里守望和重点时期、重要季节的村屯看护。
一条坝富足一村人
江南村村北,有一条过水坝,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如今,这条坝成了村民们致富的保障。
伊春边防支队在深入界江一线视察和研讨的基础上,结合江南村靠近黑龙江得天独厚自然便利条件,经过与嘉荫县政府、常胜乡政府、村委会多方考察、论证,在村北1000米处“三道沟”修建养殖水坝工程,围成了面积达18.2公顷的水域。经过支队牵线搭桥和层层把关,最终选定嘉荫县的个体客商张玉生作为合作伙伴。张玉生投资160多万元修建养殖水坝,多位一体搞生态养殖。
7月12日,记者来到了江南村的大坝养殖区,见到这里有几十名工人正在晾晒、采摘木耳。工人全是这个村的村民,按日计酬,每人每天工资35元。赵文铁说,木耳摆袋时,每天要雇四、五十人,每个人都能不少挣。
赵支书接着说,除了开展木耳栽培外,将来水坝南北侧还能发展饲养貉子、狐狸、梅花鹿等养殖业,水坝内村民将采取自愿承包的方法,开展饲养江鱼、林蛙、养鹅绿色养殖业。目前江南村已种植木耳30多万袋、养大鹅6000多只、养猪100多头、养鸡1000多只、投入鱼苗300多万尾。预计,此项工程将为江南村承包户增收5000元左右。
育一方水土乐一方人
在江南村村头,有一片水泥地面的广场,那是伊春市边防支队出2万余元帮助村里修建的。农闲时候,村里的秧歌队就会来到这里活动,孩子们也经常到这里来嬉戏。记者发现,在村子的路旁有若干个垃圾箱,还有12盏路灯,这些也都是边防支队出资购置的。
距村头的广场不远,新建的村委会施工已进入尾声,预计“八一”前就能投入使用。赵支书说,这是支队出资3万余元建设的,边防支队对村里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们的感激之情。
常胜边防派出所在江南村建了一个爱民图书室、一个村民活动室。民警每月组织村民开展一次种、养殖经验交流会,向群众传授科学养殖、种植技术。支队积极发动官兵捐赠科学种植、养殖、增产增收及涉农法律常识等相关方面的书籍以丰富村民生活,提高村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