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1日讯 夜幕降临,久胜镇田家围子屯的广场热闹起来。老人们扭起了秧歌;孩子们在吊桥上玩耍,在水里嬉戏;乡亲们在凉棚下回忆过去,畅想着未来,笑意和满足全都写在脸上……
这样的场景并非这里独有,在庆安县,50余个村屯都建起了广场,花草、树木、凉亭、桌椅、雕塑、健身器材点缀其中,休闲娱乐、体育健身融为一体。乡亲们有了休闲好去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村里乐事多
今年春天,新胜乡新清村的广场建成了,村支书叶景和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动员乡亲们来扭秧歌。第一天,来广场扭秧歌的人才四五个,第二天来了十几个,到了第三天,一下子来了一二百人,广场立刻显得拥挤。
在庆安村屯,大大小小的休闲广场成了乡亲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村里要是不建广场,乡亲们老大不乐意。乡村干部想方设法,都要建广场。
有了广场,乡亲们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除了扭秧歌,广场上还经常上演卡拉OK大赛,搞起了篮球赛。前不久,久胜镇久杨村的6个屯,组织了8支篮球队,在广场上打了3天,男女老少乐了3天。
风景这边独好
走进丰收乡丰年村,仿佛身临画境。垂柳依依,环抱村屯,笔直的白色路面街道,路两旁是刀切式的榆树墙,墙下鲜花盛开,引来蜂蝶飞舞。蓝天、绿树、红瓦、白墙,浑然一体,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几似人间仙境。乘车沿着百里绿色走廊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尽是此景。像这样高标准的“生态屯”在庆安有220多个。
环境新了,景致美了,群众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也高。生态屯维护被纳入村规民约,全体村民监护。爱护村屯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谁家门前的路要是不扫,自家的榆树墙不修剪,谁都没法在乡亲们面前抬起头来。
村民变“市民”
庆安镇吉安村孟家窝棚屯的张录60多岁了,儿子在城里工作,总让老人到城里生活,可老人就是不想去。张录住的房子是村里的样板房,全部按现代流行款式装修,红彩瓦房顶,贴外墙砖,防盗铁门护家,大理石地砖铺地,冰箱、彩电齐全,新潮家具摆放在室内,全然看不出这是一个农家。老张说,居家过日子,住的房子不像样,来个人不但没面子,也不像正经过日子人家。在孟家窝棚屯,像老张这样住进“样板房”的人已不少。
庆安县两年投资3700万元,改造了教育危房。乡镇卫生院已改造三分之一,两年内将全部实现楼房化,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90%以上,农民治病不再发愁。固定电话、有线电视接入了农户,环保型能源沼气得到了较多使用。商业、餐饮业、服务业活跃了,小城镇有了自己的商场、超市、酒店,也有了网吧、台球室、冷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