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北国几度稻花香——记“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
2008-12-18 16:27: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井洋 徐明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8日讯 有人统计,从1984年至今,黑龙江垦区改造了1000多亩低洼易涝低产田,彻底打破了麦豆一统天下的种植业格局,实现了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前的21.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万亩,水稻单产、总产分别由159.7公斤、0.4亿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531.5公斤、79.7亿公斤,水稻总产已占垦区粮食总产的56.4%。这些了不起的成绩中,离不开一位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努力,他就是被称为“北大荒水稻之父”的徐一戎。

  首创纪录实现寒地水稻直播亩产千斤

  农业、庄稼、水稻,倾注了徐一戎半个多世纪的汗水、激情、梦想、荣誉。然而,真正让他如鱼得水的还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1974年,徐一戎被摘掉戴在头上多年的右派帽子,重返水稻科研第一线时,已年满50周岁。正是在人生半百的起点上,他开始了向寒地水稻进取的挑战。

  1978年,重返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不久的徐一戎,是在自己的水稻试验田里,伸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此时,他正全身心扑在农业部下达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和防御低温冷害技术的试验。迈入55岁门槛的徐一戎焕发了生命的青春、事业的青春。

  进行北大荒寒地水稻第一代品种的研究,徐一戎的实验室是广畴的“品种资源小区”,这里播下的730多个品种材料,每个品种占据一米长的垄。730多条垄沟种下了徐一戎花费6年多时间,遍访吉林、辽宁、内蒙古水稻研究机构收集来的品种。

  为了准确及时地观察每一个品种长势长相变化,需长时间泡在水田中,炽热的阳光剥掉了他身上一层又一层皮。但整地、播种、施肥、灌水、除草、灭虫、收获,从头到尾他一项不落。他做调查、记录、收集、整理的笔记摞了一人高。

  徐一戎选择出20多个有希望的品种进行耐冷性试验。他深知,水稻是喜温、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温就可能是一次灭顶之灾。徐一戎在此前的近20年观察研究中发现,进入孕穗期间,如果连续出现17℃以下的低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从中筛选适宜北大荒的耐冷品种。同时,徐一戎采用调控手段,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过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

  经过三年、1000多个日以继夜的不懈努力,在8亩试验田中,徐一戎使用合江19号品种,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制约寒地水稻种植的瓶颈难题解开了。

  1980年,徐一戎承担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课题获农垦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支撑寒地直播的配套技术,徐一戎立项的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禁区被突破,寒地水稻同小麦、大豆一样走进了主栽作物的行列。人们说,这是北大荒种植史上的一场革命。

  否定自己改写垦区寒地水稻种植历史

  不论是在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技术上,还是在徐一戎的人生坐标系上,藤原长作,一个日本人的名字都无法湮没。

  1981年,被日本农林部门誉为“水稻王”的藤原长作为了弥补当年侵略中国的罪过,远涉重洋身背稻种来到了方正县,把“旱育稀植”技术毫无保留地移植到了中国的土地上。

  徐一戎跑到方正县请教藤原长作,徐一戎日语功底深厚,与藤原交流毫无障碍。经过多次调研对比,徐一戎果断地否定自己的旱育直播技术,坚信要大面积高产只有走旱育稀植之路。当时的学术界还残存着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革余毒,徐一戎否定自己的治学态度让同行钦佩不已。

  1985年成为垦区水稻种植的转折年。在决策层的支持下,旱育稀植列入了当年的承包合同。可是扣大棚、筑秧台、购秧盘,亩投入需要100多元,习惯了传统直播方式的种植户看不准的,谁都舍不得大投入。

  旱育不旱,稀植不稀,秧苗不壮,栽培失时,产量不高,关键性技术不到位。面对这项新技术大面积铺开遇到的阻力,徐一戎探索旱育稀植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标准的量化。一场“旱改水”的战役在千里北大荒全线铺开。徐一戎往来于80多个国有农场间,教刚刚学种水田的职工育苗、扣棚、作苗床、插秧、晒水……

  为了让农民更快地掌握种稻技巧,徐一戎精心编制了寒地水稻的栽培图和模式图。在这些图历中,分蘖期、生育转换期、长穗期段落清晰。每个时期的叶片伸长、组织分化、减数分裂一目了然。株高、叶长、茎数全部量化。相关的晾田、调水、增温、加肥措施简洁实用。

  给稻农讲课,他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将高深复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有一次,他在讲叶龄诊断技术时说:“这技术靠的是观察,就说我吧,具体多大岁数,你们可能看不准确,但总不能猜20岁吧!”台下出现了笑声,他趁势接着讲:“水稻叶子也是这样。把叶龄模式‘吃’到脑子里去,水稻咋种都有理!这叶子长得好坏,主要看上数第三片叶,那是功能叶片,就像一家子中的当家人。”徐一戎把在农业大学上的高等课程变成了看图识字课。

  现在,旱育稀植“三化”(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苗模式化、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栽培生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打破了40多年麦豆一统天下的种植业格局,改造利用了1000多万亩洼涝低产田,自1999年起黑龙江垦区依靠水稻增产年均增加效益30~50亿元,揭开了中国寒地稻业的新一页。徐一戎创造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填补了国内寒地水稻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