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教育组委员讨论有关教育方面问题 |
东北网1月15日讯 题:政协委员话民生(之三)教育·环境·文化
记者 杜筱 印蕾 顾硕 曲慧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道,常献富民之策,想民所想,知民疾苦,反映人民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在省十届二次会议的会场内外,民生问题始终牵动着委员的心。
【关键词】教育
【报告点击】促进教育公平最迫切。要加快推进高教强省建设,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推进“五个一批”建设和“五个服务计划”的实施。投入1.2亿元,改造30个、7.6万平方米农村初中校舍。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投入1.4亿元,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培养培训中、高级技能型人才15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培训企业在岗职工60万人次、下岗职工20万人次。投入4.7亿元,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投入9.7亿元,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76万人。投入3亿元,继续为25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全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确保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其中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提高到月工资额的25%以上。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网友声音】东北网论坛网友somebody:中小学生“择校热”问题,是我国在1993年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以后,小学和初中生一律按学区就近入学以后产生的。每年刚到5月,全国各地稍有名气的一些中小学校门前,便人头攒动,家长们各显神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理想的好学校。
【委员建言】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实现教育公平是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形成的基础和底线。在当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之下,贫困弱势群众的子女能否在享受公平教育方面得到充分保证,是改变他们未来命运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历史的原因造成当前义务教育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均衡,我省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尤为突出,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流向外区,家长们为上“名校”都绞尽脑汁,矛盾相当的尖锐,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科技、教育组委员们建议,树立“大教育”观念,果断取消所谓的“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认真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让市民满意,特别是领导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树立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一级达标校的全面“政绩观”。经济投入要对薄弱学校倾斜,争取在一定时期内,让我省的每一所中小学的硬件都达到目前“重点”校水平。
另外,软件方面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师资的流动,因此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师资实行定期轮流调换的制度,强弱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大体上平衡,同时也可以使“名校”的学风、管理、教学的优势得以推广。要实现师资的正常流动,关键在于师资的工资待遇必须统筹,让当前“差”校师资享受与“重点”校老师的相同工资和福利,甚至对艰苦学校的师资待遇给予特殊照顾,以鼓励师资向更需要的地方流动。
【关键词】环境
【报告点击】城镇环境问题最敏感。要切实抓好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及供水工程建设,新增日供水能力20万吨。冬季取暖是我省的一个特殊问题,要加大力度抓紧解决。进一步推进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新增集中供热能力5000万平方米。建设哈热六期扩建、大庆华能热电联供、伊春华能热电厂集中供热等24个热电联产项目。进一步完善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等市热网工程,改造和建设供热管网7300公里。大力发展中小城市集中供热,建设密山市、富裕县、孙吴县和讷河市等县级以上城市大型集中供热工程87个。进一步推进城市燃气工程建设,新增城市燃气用户40万户以上。进一步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3500吨。进一步推进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6万吨,使我省污水处理率提高到40%。积极推进城镇绿化建设,新增城镇绿化面积8.07万亩。
【网友声音】东北网论坛网友小毛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自我做起,让我们的居住的环境更美好。
【委员建言】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力推进,我市面临的污染控制形势更加严峻、环境治理任务更为艰巨。当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比较实出。由于环保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之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偏轻,致使在环保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中出现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超标排放、擅自停运、违规运行、偷排漏排、应付检查的情况比较严重。
![]() |
省政协委员方婵玉 |
委员方婵玉建议,组织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办法,以弥补过去制度的缺陷,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建立长效达标排放机制。对设施设计施工和建设、验收、应急措施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运行单位应组织考核,符合投入运行条件的设施方可投入运行;已建成的设施,不符合投入运行条件的,应限期进行技术改造。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是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为鼓励发展环保运行服务业,《条例》确立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设施运行资质许可制度。所有从事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单位(包括自行运行)必须取得运行资质许可证书。
此外,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让居民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知道垃圾分类处理与每一位居民的健康生活相关。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和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力提倡居民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自觉性。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按照有关标准,居民生活垃圾可以分为3大类:一是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旧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有机垃圾:即生活垃圾、湿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帮、菜叶、剩菜剩饭等;无机垃圾:即干垃圾,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按标准分类处理。将垃圾分类处理和废品回收行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业园区、居民社区、大型商场等地,设置一些垃圾分类回收网点。每种垃圾明码标价,挂牌经营。“垃圾可以换钱”提高居民的积极性。
【关键词】文化
【报告点击】文化生活人民群众最需要。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加大对艺术精品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龙江文化艺术品牌。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步伐,力争建成综合文化站332个,覆盖率达到56%。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成36个县(区)级支中心,新建6680个村级服务点,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56%和54%以上,数字电视用户达到60万户,比上年翻一番。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镇文化站、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力度,建成文化站267个,使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面提高到48%。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成农家书屋1000个。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创立品牌性全民健身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全力办好大冬会,向世界展示黑龙江的魅力和风采。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网友声音】东北网论坛网友刚进城的农民:农村的生活跟城里不一样,平时会有很多闲下来的时间,但是闲下来除了打打麻将,唠唠闲磕再也没有别的内容了,啥时候农村也能热闹起来,多一点农民自己的文艺节目啊.
【委员建言】与较为繁荣的城市文化相比,农村文化建设仍显滞后;与农民渴望文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相比,农村文化形式单一、内容贫乏、农民文化饥渴问题还比较突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民自办文化大多处在小规模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不少早年建成的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缺少维持发展的投入,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 |
省政协委员王歌雅 |
因此,王歌雅委员建议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领导,增进农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有力互动。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专兼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采取文化单位和大专院校对口帮扶乡镇文化站的办法,全面提升农村文化骨干的业务能力。培养和发展一批民间文化队伍,积极鼓励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文化经营户和文化中心户的发展,支持他们深入民间、深入农民、服务农民,传播有益文化,使广大农民既是文化服务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积极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可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及有线电视、数字电视项目共建,乡镇文化活动站与成人教育中心设施共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与当地中小学图书室共建,实现共同发展,以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