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0日讯 20日,亚布力雪上项目比赛全面展开,首日比赛成为外国选手的天下,由于进行的越野、跳台、高山和自由式争霸赛几个项目,东道主与国外选手存在较大差距只得“陪太子读书”。究其原因,中国滑雪协会秘书长田有年给出答案: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比较薄弱,体制和投入也相对欠缺,导致中国雪上项目发展失衡。
实力欠佳原因有三
从世界上来看,我国雪上开展项目较少,实力也处于下游,虽然此次大冬会我国雪上项目派出多名选手参赛,但整体实力与高水平对手有相当大的差距,并存在许多问题。
田有年道出了我国雪上运动的三大问题。首先是基础比较薄弱,一直以来受到旧体制的制约,同时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的影响,现在滑雪队伍处于萎缩状态,从事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的人越来越少。其次是国家政策支持不够。我国竞技运动一直走全运会体制,而雪上项目目前没有一个是全运会比赛项目,地方在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局限,这就制约了它在地方的发展。第三,训练方法陈旧,教练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趋于老化,科技手段运用不够。后备人才匮乏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据了解,尽管近年来我国对雪上项目进行改革,增加科研方面的投入,给各个队伍配备生理、生化教练,但仍然难以见到明显的效果。
发展得从基础入手
那么,面对现状我国雪上项目将如何拉近差距?
田有年秘书长称,雪上运动的发展取决于扩大基础建设,即开展大众滑雪。我国的大众滑雪近几年有了蓬勃的发展,雪场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都建成了滑雪场,这对雪上运动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为了促进国内大众滑雪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例如开展高山滑雪的大众性比赛。同时还会组织一些比赛,参加国际邀请赛,促进大众滑雪的发展。这样,从事滑雪运动的人会越来越多,专业滑雪选拔人才的面会比较宽,同时也可以推动企业对该运动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田有年说。
据透露,国家还尝试对高山滑雪采取俱乐部形式,进行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