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5大片区将纳入集中供热 今年有10万户受益
2009-03-19 08:25:4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张立 李凌雪 于海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为哈市市区10个供热规划分区


  东北网3月19日讯 为发展集中供热,目前哈市已编制完成了2009年至2012年的市区集中供热规划,确定了10个供热规划分区、17个已实施及拟实施的热源项目。三年后,哈市将逐渐淘汰小锅炉间歇式供热方式,集中供热率达八成。今年,哈市预计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左右,近10万户居民受益。这是记者18日从哈市供热办了解到的。

  10万户居民今年纳入集中供热

  为让更多市民住上暖屋子,哈市规划今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左右,停用50个小锅炉,近10万户居民可受益。

  哈市今年计划推行5大片区的集中供热工程:一是群力新区年底可完全实现集中供热;二是进行供热改造后,南岗区学府路附近、哈西片区可实现集中供热;三是推进供热并网,道外区“三马”地区、南勋街附近区域可并入集中供热;四是道里区安化街、工厂街也列入今年集中供热区域,实现联网供热;五是呼兰区推进区域供热管网改造,利民开发区将实现集中供热。

  确定10个供热规划分区

  哈市还确定了今后发展的10个供热规划分区:呼兰供热区、松北供热区、道里-道外供热区、太平供热区、群力新区供热区、煤五供热区、南岗供热区、原机场-化工区供热区、香坊-动力供热区、平房供热区。

  据介绍,针对哈市城市集中供热热源主要形式为热电厂和燃煤锅炉房的实际情况,为减少城市污染,哈市热源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建设以热电联产的热电厂为主热能源,区域锅炉房为辅的集中供热热源,逐步实现城市供热集中化。

  哈市规划在集中供热区域内不再新建燃煤分散小采暖热源,新建的建筑将并入热网。对集中供热区域以外的街区实施联片并网改造,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新建和改建相结合,对现有燃煤锅炉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实行拆除并网。

  匹配17个供热热源

  结合哈市供热规划分区,哈市还确定了正在实施及拟实施的17个供热热源。目前初步确定部分热源划分:南岗供热规划分区的西南热电厂,供热区域为南岗区的西南部;现有的哈尔滨发电厂供南岗区中心区。道里供热规划分区的华能热电厂,供热范围为道里供热规划分区以及道外供热规划分区部分区域。道外供热规划分区的滨江热电厂,供热范围为原太平区及马家沟机场开发区。香坊供热分区的东方热电厂,供热范围为香坊区供热规划分区部分区域。平房供热规划分区的平南热电厂,供热范围为平房供热规划分区。此外哈市还规划了松北供热规划分区的万宝热电厂、群力供热规划分区的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呼兰供热规划分区的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动力供热规划分区的哈尔滨热电厂等17个热源项目。

  据悉,未来三年,哈市将重点支持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供热,道里集中供热、哈热扩建集中供热、西南部集中供热、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等项目将陆续投入建设并开始运营。哈市预计在2012年前,拟启动道里集中供热三期、西南部集中供热、滨江热电、哈东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华能扩建等一批项目,增加集中供热面积5900多万平方米,力争使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现在的64%提高到83.4%。

  今年主建三大供热项目

  按照规划,今年哈市将重点推进西南部集中供热、滨江热电厂供热、群力集中供热等三大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三大工程完成后,哈市将增加4307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预计30余万户家庭受益。按规划,到2020年,哈市集中供热率将达到91.1%。

  据介绍,三大集中供热工程预计总投资80亿元左右。

  西南部集中供热工程总投资16.1亿元。热源厂位于香坊区朝阳乡,供热范围南起规划四环路,北至西大桥铁路线,西起哈长铁路线,东至哈平路,供热面积1987万平方米。

  滨江热电厂供热工程规划2011年建成,总投资30亿元。该工程热源规划建设在道外区燃料公司煤炭七商店原址,供热范围为原太平区部分区域,供热面积1160万平方米。

  群力集中供热则列入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工程项目,厂址位于道里区新发镇建国村,总投资超过30亿元。按照规划,今年将完成热源工程1台机组调试及附属工程、铺设管网等项目建设。今年年底前群力新区将实现集中供热。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