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又逢“4·17”。1983年4月17日哈市道里区河图街发生居民区特大火灾。波及5条街区、88000平方米,扑救达11小时,在城市居民火灾中是罕见的。记者在“4·17”前夕对哈市居民建筑进行了走访,发现尚有大量棚户区建筑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极易发生连营火灾。而近几年来新建成的居民楼内,消防设施破损严重,多数成了摆设。
![]() 道外南头道街居民大院里隐患重重。 道外棚户区:隐患重重 进入春季,哈市大风天渐渐多了起来,道外区棚户区多,大风天里火灾隐患增加。 16日,记者来到哈市道外区棚户区较为集中的南头道街进行实地走访。在南头道街18号大院里,记者看到一位居民正在用炉子生火做饭。而在炉子旁边就是木质的楼板和堆放得几乎没法下脚的杂物堆。记者看到,院子里到处堆放着木板、纸壳等杂物。 记者随后还走访了道外区南勋街、北小六道街,道外区北二道街、北三道街等多处棚户区,到处堆砌的杂物、木质的楼梯、楼板都让这里隐患重重、险象环生。 记者走访后发现,由于这些棚户区建筑基本上都已经“年过半百”,建筑里根本没有消防设施,再加上多年来房屋年久失修,存在不少隐患。 ![]() 安埠街378号居民楼消防设施丢失。 居民楼:许多消防设施破损 走进哈市香坊区安埠街378号居民楼,记者看到,这栋居民楼楼道里设置了消火栓。当记者逐层打开消火栓时却发现,里面的消防器材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 河润街一居民楼楼下堆放大量易燃物品。 居民孙玉萍告诉记者,这栋楼是2002年进户的,刚进户时看到里面有消防设施,大家都觉得安全有保障。可是几年来,消防设施逐渐破损、丢失;最初还有人来更换,现在没人管了。
据哈市香坊公安分局香大派出所民警介绍,以往,他们曾经抓获过偷盗居民楼内消防器材的盗贼,他们偷盗这些消防设施后卖到废品收购站;还有一些人通过破坏消防器材发泄个人不满情绪。 “消防设施屡遭破坏和市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有直接关系。”香坊消防大队大队长杨建伟表示。 “保护消防设施是每一位居民的义务和责任,同时管理部门也应该履行监管责任,及时更换消防设施。”哈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刘占海对记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