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4月23日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说搞发展,搞建设,从来没有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好日子。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不见底,不知底,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随风飘摇、东倒西歪、自乱阵脚。坚持干好自己的事,走对自己的路,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在风雨中发展,是应对危机最好的办法。(2009年5月7日《人民日报》)
发展的实践证明,机遇总是与困难乃至灾难为邻为伍,总是与挑战乃至风险结伴而行。这正像吉炳轩书记所说的,搞发展,搞建设,从来没有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好日子,不是刮这风,就是下那雨,困难和问题始终存在。
所以,在困难的世情下,最能锤炼干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顽强作风;在复杂的局面中,最能锻炼干部科学判断、驾驭全局的超强能力;在艰巨任务前,最够培养干部临危受命、担当大任的必胜信心。
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吉炳轩书记所提出的“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是一种清醒的认识,一种智慧的解读,更是一种自信的力量,让人听后精神振奋,感慨万千。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但同样是一个脑袋两只手,为什么同样的任务,有的能干有的却不能干;同样的要求,有的干成了有的却干不成;同样的事情,有的干得好有的却干得很一般,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
我理解,“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就必须戒除坐而论道。我们往往并不缺乏好的思路和规划,之所以难以取得实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仅仅停留在会议室里的高谈阔论、文件上的纸上谈兵和层层表态上,而不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所以,“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要振奋精神。精神不振奋,怕苦畏难,拖沓飘浮,得过且过,最终将百事无成。只有保持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忧患意识,树立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顽强拼搏的昂扬激情,才能“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
其二,要深入实际。只有针对实际,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问情于民,问意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才能有正确的思路、决策、手段、措施。那些善于搞迎送、走形式的领导干部“蹲不住”、“心不入”,听不到真实呼声,看不到真实情况,了解不到群众的真实想法,往往工作不到位,甚至落了空。务虚的做法太多,必然会寒了群众的心。这样,就根本谈不上“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
其三,要真抓实干。越是复杂局面,越要重于实干。不论困难大小、问题多少,都要不松手、不停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
由此可见,“把认定了的事紧紧拧住干下去”,既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品质和标准,也是最高的思想和境界,更是领导能力的鲜明特质和姿态,值得各级领导干部研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