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6月23日电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回落,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对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不断加深。为了积极应对危机、化危为机,黑龙江省努力加快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不断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在去年底召开的黑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上,黑龙江省委适时提出了建设“八大经济区”的规划构想,确定了“十大工程”的推进措施,明确了应对危机、发展经济的努力方向和产业布局。
今年4月,黑龙江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等“八大经济区”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区域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
确立了发展目标,黑龙江省干部群众集中力量加快“八大经济区”的建设步伐。在刚刚结束的第2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重大项目的签约,签订外商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国内合作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67个,投资项目全部集中在“八大经济区”,其中外资项目10项,总投资额5亿美元;内资项目57项,总投资额328.1亿元人民币。
“十大工程”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工程涉及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责任落实到省有关领导和45个部门和市地,省政府督查室还将组织跟踪督查,全力推动“十大工程”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目前,哈尔滨市深入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将2009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实施城乡建设、技术改造、招商引资、惠民行动等六大方面各100个项目,今年计划总投资388.8亿元,目前地铁一期、哈大铁路等23个重大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黑龙江省农委明确提出加快实施黑龙江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突出抓好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努力实现今年粮食总产超过850亿斤。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亿亩,较上年增加500万亩以上。
此外,黑龙江省发改委、劳动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正积极落实“十大工程”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十大工程”建设。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形势下,能否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统一到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重点,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