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0日讯 (王英杰 记者 赵海) 近年来,黑龙江省注重把警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三基”工程成效惠及百姓,全省社会治安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三年来,黑龙江省本级财政累计下拨经费、装备达2亿多元,省财政每年专项转移支付4500万元用于补助贫困县级公安机关办案经费。新建派出所363个,通过产权置换、改建扩建等方式解决605个,新建、改建率达57.7%,全部解决了派出所无房、危房问题。新建看守所46个、整体改造11个,新建、改建率达46.7%,全部完成了看守所旧有房屋建设和改造任务。
目前,全省范围内共为基层所队增配警务用车2585台、电脑15795台,其中为派出所增配警务用车1693台、电脑11618台,彻底解决了无车、无电脑派出所问题;为看守所配发囚车138辆,改造看守所监控设施22个,彻底解决了看守所无囚车、无监控设施问题。在基层警用装备、器材配备上,省公安厅每年投入3000万元为在编民警统一采购警服;利用中央政法专项资金和省财政拨付资金等,为基层所队购置防弹衣、防刺服、防暴头盔、现场勘查器材,基本保证了基层派出所防护和办案需要。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把强力推进警力下沉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精简机关警力,将所有新增警力和机构整合后精简的警力全部充实到派出所等一线实战单位。三年来,全省共向基层和一线单位下沉警力7495人,一线警力和派出所警力分别达到县区公安机关总警力的92.1%和50.0%,分别比“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之前提高9.2和12.6个百分点。全省建立社区警务室2359个、农村警务室2510个,配备社区民警7535人、驻村民警4008人。涌现了以王江、谭勇、袁春虹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社区民警。全省建立了近6.5万人的保安队伍,警保比例超过了1:1,以治安联防员为主体的群防群治力量达到35万余人。由于警力下沉到治安管制的薄弱地带,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警民联防联打使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
目前,黑龙江省公安机关警务工作实现了由被动型、打击型、管理型向主动型、防范型、服务型转变。公安机关“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让警力沉了下去,保障跟了上来。4800多个遍布城乡的警务室,让当地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