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5日讯 第一套自主设计制造1.5兆瓦半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通过验收,国内第一台自主产权混合动力轿车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入选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今年以来,在自主创新的引领下,哈尔滨市科技战线捷报频传,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812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专利申请量实现2770件,占全年的64%以上,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实施四项创新工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获突破
哈尔滨市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为依托,集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启动现代农业科技支撑、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创新等四项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增长点、储备一批前沿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哈尔滨市通过推进粮、菜抗病育种和畜禽新品种繁育,重点培育适合哈尔滨市栽培、养殖的水稻、玉米、大豆、番茄、菜豆以及生猪等新品种;加快畜禽重大疫病疫苗研制、生物肥料和农药及节水抗旱技术研发,重点攻克疫苗优化生产工艺、优质疫苗原辅材料开发、生物菌种引进培育和发酵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区域优势特色经济发展,重点解决好农产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等一批产业技术瓶颈问题。
在装备制造领域,重点组织实施“三个百万”电站成套装备、水陆多用途运输车、地效飞行器、双动力大型起重机等关键技术攻关;在电子信息领域,重点组织实施高精度传感器、大功率保护组件等关键技术研发;在新材料领域,重点组织实施大型复杂镁铝合金铸造、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超超临界耐磨燃烧新材料等特种材料特种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在生物医药领域,大力开展口服胰岛素、抗感染一类新药等创新药物研发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一批关键技术的攻关。
围绕人口与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哈尔滨市加强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以提高健康水平为重点,继续抓好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糖尿病及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以推进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好公共安全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的研究;以预警和精确检测技术、源头污染防控技术为重点,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
哈尔滨市组织开展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以清洁能源为重点,加快推进百万等级褐煤锅炉、低燃值大型燃气轮机、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1.5-3兆瓦)及全系列配套产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列产品、混合动力汽车等一批新能源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加快LED照明外延片、芯片制造以及LED封装散热等新型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批新产业链形成
哈尔滨市在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链,明确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动态解决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带动产业链的延伸。
继续抓好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兆瓦级半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和齿轮箱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兆瓦级直驱式变速恒频风电机整机及关键部件的产业化。组织实施好哈尔滨市第一套自主设计制造、总装和配套均由哈尔滨市企业承担的1.5兆瓦半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2-3兆瓦风电机组,推动风电产业的集群发展。
推进LED基础材料和蓝宝石晶圆磨片深加工项目研发生产,促进高端发展态势,推进LED材料及深加工、芯片制造等产业形成与发展。继续拓展LED照明应用领域,结合冰雪大世界和城市路灯照明等LED示范应用,积极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建设。
重点围绕铝合金生产加工产业链的铝合金熔铸添加剂、铝合金型材制造、精密铝合金部件铸造锻造等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进5000系列变形铝合金熔体处理及铸造质量控制技术、超高强铝合金RRA处理技术、大型复杂镁铝合金铸造工艺等一批重点关键技术研发和4G9汽车发动机铝合金系列压铸产品的产业化,结合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铝合金产业的集群发展。
组织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研发,通过支持动力性强的小型化电动机、车用磷酸铁锂和镍氢动力电池、智能电控系统等重点项目,争取在全国率先推出第一台完全自主产权和自主配套的混合动力轿车,为参与国家“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建设创造条件,为汽车产业快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通过加强东农3489水稻、丰禾3号玉米、黑农48大豆等新品种示范,生物有机肥等产品的推广应用,稻米、大豆等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促进品种繁育、种植推广、深加工产业链的形成,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的延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为龙头,优化和完善疫苗生产工艺,组织实施疫苗用SPF动物及附属产品、动物用灭活疫苗产业化生产佐剂、活疫苗冻干保护剂等产品研发,形成疫苗原辅材料、优质新疫苗开发与应用产业链,不断开发高端技术,体现在全国疫苗研制方面的技术引领。
根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对现代农机装备的迫切需求,通过组织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金洋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研究大马力拖拉机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及其配套一机多具农具产品,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上下游产品紧密连接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建设现代化农机装备产业基地。
围绕产业特色,科技园区加快发展
上半年,哈尔滨市推进一批科技园区成为产业特色鲜明、核心技术领先、创新成果集聚、服务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进、基础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
南岗知识创新区粗具规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发机构,加快知识创新区建设。支持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中心的“工大科教集聚区”,以哈尔滨工程大学、49所为中心的“军工科教集聚区”,以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校区为中心的“学府科教集聚区”等科教集聚区建设。支持高校科技人才和应届毕业生、在校生进驻大学科技园区创办科技企业。推动以知识成果为支撑的创新型企业在高校周边集聚,形成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在大力支持哈高开区建设的同时,哈尔滨市规划并筹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承载空间。依托南岗区,以装备制造业、节能材料、生物材料、特种焊接四个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辟建哈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呼兰区,以地理信息产业、服务外包、创意产业三个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辟建利民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依托阿城区,以生物产业为载体,辟建阿城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