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新华网】黑龙江畔俄罗斯民族村的百年变迁
2009-10-03 16:01: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景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黑河10月3日电 小丁子村是毗邻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子。规规矩矩的砖瓦房,笔直宽敞的水泥路,收割

  黄豆用的农机具……乍看上去,这里和其他东北农村并无什么不同。然而,这里生活着370多名有俄罗斯血统的村民,占到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个有名的俄罗斯村。

  一位鼻梁高挺,眼窝深陷的中年男子在岸边拾掇着渔网,看到记者后,马上用地道的东北话招呼道:“你们是啥地方来的啊?”

  他叫付宝晶,舅舅和母亲都是从俄罗斯迁移过来的。

  小丁子村的由来已经无从考证。据传说,约一个世纪前,这里是鄂伦春人的打鱼点,并没有人居住。直至一个叫吴双丁的人在这里落户后,当地才逐渐形成村落。今天,其正式名称为黑龙江省逊克县边疆俄罗斯民族村。

  据史料记载,1914年到1924年,黑龙江两岸边民的贸易往来经历过一个高潮。闯关东来此谋生的人们跨过大江到对岸去做起了生意,一些人还在俄罗斯娶妻生子。

  中共逊克县委外宣办主任王洪东说,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俄罗斯国内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于战争等原因,一些人便离开家乡,迁居到相对安定的江对岸来。此外,再加上一些携妻带子返乡的生意人,小丁子村日渐繁荣起来。

  84岁的赵秀兰说:“我妈妈姓鲍里斯科娃,她17岁来到中国后,与爸爸结婚,生下了我和弟弟。我长得更像爸爸,他是中国人。”她说。

  赵秀兰回忆说:“妈妈吃不惯中国的食物,爸爸就偷偷去对岸给她买面包、牛奶。后来妈妈的汉语已经非常好,还给县里的领导当过翻译!”说到这里,老人显得不无骄傲。

  很多老人还深深记得自己俄罗斯母亲的样子:她们穿着毛裙子,终生保持着俄罗斯打扮,说着流利的俄语和逐渐流利的汉语,愿意吃面包、喝牛奶,也会做中国的“大饼子”,给每一个孩子都起上好听的俄罗斯名字。每逢俄罗斯的传统节日,她们都会唱起一首首俄罗斯民歌。

  今年57岁的邱长利父母都是俄罗斯人,姓阿列克谢耶夫。他说,母亲健在的时候,每年春播前夕,他们都要过巴斯克节。一个个染红的鸡蛋被摆上贡桌,礼拜之后,剥下红皮,碾碎了放到麦种里,祈祷丰收。节日里,大家各自带上拿手饭菜聚在一起,唱着喀秋莎,跳起舞蹈。

  让邱长利感到欣慰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俄两国关系的改善,小丁子村的村民与众不同的长相成了优势,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在上海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西伯利亚流浪记》中,村里的俄罗斯后裔苗中友和邱喜春两位老人参加了演出。一些年轻人也纷纷被沿海旅游发达城市请走,参与到需要俄罗斯元素的旅游项目之中。

  同样是俄罗斯后裔的村支部书记苗建华告诉记者,现在小丁子村人均耕地22亩,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村民除种地外,还大力发展养殖、旅游和劳务输出。由于紧靠黑龙江,许多人还在农闲时间打鱼,多项并举,因此村民的生活条件都不错。

  “已经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未来交通便利了,我们要大力发展俄罗斯风情一条街、俄罗斯度假岛和俄罗斯村食堂。”苗建华说。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