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 肇州县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通过开展“八四三一”主题活动,推进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坚持“八学联动”,活化学习形式。领导辅导学,由基层党组织书记联系工作实际,为全体党员作一次专题辅导,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统一干部思想;小组集中学,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由党小组自行确定时间抓好集中学习,有效克服基层党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集中学习难度大等实际情况;个人自学,结合党员生产生活实际,由党员确定自学内容,党组织负责把关,实行备案管理;电化教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电教光碟等,适时组织党员收听收看科技致富节目,增强学习吸引力;上门送学,对年老体弱党员,由党组织登门送学,及时将学习资料发到党员手中;结对助学,由党员干部与不识字党员、致富党员与贫困党员结成对子,帮助这些党员掌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并从技术、物资等方面对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典型述学,积极选树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争做学习先锋和实践先锋;流动党员邮寄学,对长期外出务工党员,党组织及时与之取得联系,通过邮寄学习资料等方式,鼓励党员积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集中学习。
二是突出“四团下乡”,增强学习效果。组建政治理论辅导团,从县委党校抽出6名专职教师,针对第三批参学单位特点,提前备课,深入到各党委、党总支巡回宣讲,对党员干部进行知识讲解;组建文艺演出宣传团,由宣传部牵头,教育局、文体局、老干部局等单位配合,通过编排歌舞、二人转、三句半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将党的惠民政策、肇州大事实事、科学发展观相关知识等融入节目之中,寓教于乐;组建农业科技宣讲团,由农委牵头,水务局、畜牧局、农机总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同组成科技宣讲团,将最新的科技动态、科技知识、农业技术带到基层,通过现身示范、现场演示等方式,引导党员群众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组建法律法规讲解团,由政法委牵头,从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单位抽出精干力量,向农民党员群众讲解最急需了解的法律法规知识,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发挥“三员作用”,强化组织指导。发挥督导员作用,县委抽出12名党性强、能力素质好的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组成6个指导检查组,负责对第三批参学单位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督导检查。发挥指导员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城乡对接,互助共建”活动,从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县直机关单位抽出93名干部,作为各村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员;从教育、卫生、工商等单位抽出12名干部,作为乡镇中小学校、卫生院、“两新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员,实行分类指导;发挥引领员作用,充分发挥村村大学生信息灵、知识多、本领强等诸多优势,让其在科技副主任岗位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帮助村民科技种田、科学养殖,走科技致富之路。
四是着眼“一册入脑”,丰富学习内容。组织党校、农委、科技局、司法局等多个部门单位的专家,精心编制了《农民党员通俗读本》,内容涵盖“科学发展观‘三字经’、学习实践活动方案、先进典型、农村政策、实用法律常识、实用技术及科学发展观常识”等知识。在形式上突出活泼性,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在语言上突出群众性,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贴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通过发放《农民党员通俗读本》这一有效做法,让科学发展观变成“活教材”,真正植根于农民党员头脑中,达到学习上有所得、实践上有所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