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3日讯 由于是打前站,早到了山西省。9月25日上午,从太原市赶往长治市的路上,我看到了让人心动的风景:荒山岩石插上点点绿。
一座座高山,一片片绿色。从车上远远望去,一棵棵绿树似乎穿石而过,深深扎根在高山的胸膛里,无论狂风暴雨,再也奈它不得。如果不是绿树底部人工修砌的白色“围裙”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谁也不会想到,那一棵棵绿树,那一片片林海,那一股股绿色的芬芳,竟是长治市人民的杰作。
到了那里,经长治市政府会务科的同志介绍才知道,长治原来荒山秃岭多,不仅有碍观瞻,而且自然灾害较多,影响空气质量。生活在上党盆地的长治人民,发扬八路军精神,一年一年、一筐一筐、一桶一桶往高山上运土、担水,硬是在岩石上植下了棵棵新绿,创造了一个植树造林的人间神话。
从此,绿染荒山,绿满长治。高山源源不断地传送着绿色的希望,生命因此更加鲜活年轻,城市因此变得更有魅力,绿色给长治带来了对生命的憧憬和对发展的渴望。
夜晚,走在长治市的大街小巷,迷人的灯光让人眼前一亮,成片的绿树则让人贪婪地大口吮吸,青草味、树叶味如品甘饴,沁人肺腑,顿觉神清气爽。
长治市的岩石插绿,让人心动,让人佩服,但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是长治人植树造林建设生态长治的意识和精神,这一点对我们市同样重要。
据介绍,长治人为了绿化荒山,“一个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上下动员,百姓参战,企业出钱,光是资金投入就达到了十多个亿。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长治人的精神。我市植树土是黑油油的,不用上山,不用担水,可是,长治人植一棵树却要背土上山、挑水浇树,汗要流的多,钱要花的多,心要操的多。尽管如此,长治人却用绿化精神染绿了荒山,给长治带来了绿色的前途。
和长治相比,我们城市绿化有差距,但是,差距不在我们比长治少栽了多少树、少建了多少绿地花园,而是我们的绿化意识还需要真正提高,我们的绿化劲头还需要真正鼓足,我们的绿化精神还需要真正振奋,我们的绿化行动还需要真正统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植树造林条件要比长治好的我们,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一定会实现,绿染山川的无限风光也一定会早日到来。
植树造林是对环境的回报,是对生命的关爱,是对子孙的荫庇,夜深人静时我记下了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