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3日讯 你登过万里长城吗?你见过万里长城的壮观吗?如果没有,那请跟我走进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一起领略一下万里森林防护墙的壮美,一起领略一下长治市壶关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
壶关县位于太行山的东南端。一入壶关县境内,登高远望,万里防护墙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连绵起伏的高山下、道路边、农田边,成了一座风雨不惧的“钢铁长城”,阻挡着水土流失,阻挡着牛羊啃食树木,阻挡着人们盗伐林木,阻隔着森林火灾的蔓延。
以前的壶关缺水就是“空壶”,是一个典型的干石山区。要生存的人民群众经过20多年的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这样反反复复的实践,成功地在干石山上种活了油松,森林面积由不足6万亩发展到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6%,被誉为太行山上的绿色明珠,但越来越多的火灾却成了宝贵森林的“头号杀手”。
20多年的心血,80万亩的山林,几代人的希望,决不能毁在无情的大火中。从1999年6月起,壶关县开始修建森林防护墙。原料就地取材,农民义务出工,经过两年苦战,全县在13个乡镇389个村建起了防护墙,共投工270万个,投资2700万元,动用土石方330万立方米。
防护墙墙体由当地常见的青石砌成,呈梯形,高1.5米,底宽80厘米,上宽40厘米,随山起伏,随林蜿蜒,随田而过,是一道坚固的“护绿长城”。
据壶关县常平村村民韩顺朝回忆说,修防护墙那会儿,农民们二话不说,一个赛一个争抢着出义务工,生怕落到别人后面。在外面做瓦匠活打工挣现钱的,放下一天一结账的钞票不挣,背着工具箱跑到山边、路边、田边筑起防护墙。有的妇女把吃奶的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喂完奶就跑到现场帮着搬运青石、沙子和白灰,细嫩的双手磨出了血泡,粉红的外衣浸满了汗水。风沙大的天气,一天劳累下来,眼睛迷得直淌眼泪,晚上睡觉腰酸背痛,连做梦都在修筑防火墙。中午饿了嚼上一包方便面,困了倒下就睡,醒了接着干,有时,干的起劲还借着月光贪黑干,真是干疯了。
绿色连着绿色,精神传承精神,实干牵手实干,今年壶关县又加固、维修和新建了500多公里防护墙,使得全县防护墙总长度达到5000多公里,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最长的森林防护墙。
有了万里森林防护墙的日夜守护,壶关县森林面积已增加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比1978年增加了9倍。
一袋方便面,一米防护墙,壶关县人不怕艰苦、敢于向大自然宣战的精神,可以从位于太行山十里岭端的森林防护墙吉尼斯碑上找到答案:此墙于1999年6月20日至2001年6月6日建成,共动用土石方1113万立方米、砖3399.4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