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免费鉴宝”首日藏品折射冰城文脉 惊现“百美图”
2009-11-13 09:31:3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猛 刘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片说明】“百美图”。赵猛摄

  东北网11月13日讯  昨天上午,省博物馆文物司法鉴定所正式揭牌后,本报与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专家帮市民“免费鉴宝”正式开始。此时,早已排成长龙的藏宝者已经排出了省博物馆大门,在省博物馆阳光大厅内排队等候专家“掌眼”,藏宝者已开始兴奋地相互介绍自己家传、家藏的宝贝。随后4个小时的“免费鉴宝”,让专家们都兴奋不已,首日即有三件精品现身,这些藏品折射了冰城文脉。

  藏宝者排起“长龙”

  昨天8时许,离“免费鉴宝”活动启动还有近2个小时,众多携宝而来的市民就聚集在了省博物馆门口,其中不乏闻讯专程从佳木斯、牡丹江等地赶来的藏宝者,他们想听听专家对自己珍藏宝贝的说法。

  10时10分,“免费鉴宝”正式开始,几百名等候鉴宝的市民排起了长队,队伍一度从大厅排到了省博物馆大门外。本着对藏宝者负责的态度,本次“免费鉴宝”活动采取每天接待50名藏宝者的限额方式,但不到1小时,事先准备的200多张预约票就已告罄,日期直接排到了15日。为满足藏宝者急切鉴宝的愿望,主办方将活动首日名额破例扩大到了85人。

  现场鉴宝长见识

  鉴宝活动正式开始后,丁元海、蒋义涛、关英、徐景华等国家注册文物司法鉴定师一直在紧张忙碌,藏宝者们逐一上前,捧出藏品请专家鉴定。在本次参与鉴定的数百件民间藏品中,专家对每件藏品的真伪、年代、出处等特征都做出了细致分析,并耐心地解答了藏宝者们的众多疑问。

  在现场,市民王先生端上了他收藏的瓷器,但专家鉴定认为“不真”,是民国时期仿清朝的物件。王先生并没有因此失望,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喜欢在市场上买一些小玩意儿,此次就为印证一下真伪,通过和专家交流,他解决了不少心中问题,收获大于失落。

  “北宋母钱”民间藏

  在昨天的鉴宝现场,一位老人将家传的一枚铜钱拿给专家鉴定。经过专家们的鉴定,这枚钱为北宋元祐通宝的母钱,存世不多,极为珍贵。

  据丁元海介绍,这件钱币品相为一等,材质为紫铜。母钱在我国古代就是国家制造钱币最初的模板,几钱重都是当朝皇帝过目后定量,一般只制造1至2枚,需要制造钱币时,要用母钱先制出样钱,再封到各个地方批量制造流通币,就像现在复印用的原始件。专家估计,如果不是赶上改朝换代,这枚母钱应该会被国家的最上层部门封存。这枚“北宋母钱”现身冰城,多半与金源文化有关,折射了冰城的文脉。

  “牙雕微雕”首入围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专家帮市民“免费鉴宝”,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即将举办的“省首届民间藏宝展”海选。11时50分,一件“牙雕微雕”在众多藏品中率先“浮出水面”入围。

  专家组成员蒋义涛认真分析后得出结论,该微雕出自清末,非常名贵。蒋义涛说,这件微雕用料极其考究,以质地优良的象牙为原料,这件赋有山水诗词的作品,诗情画意相匹配,象牙本就名贵,再加上既有山水,又有微雕的刻画,如此精细非一般雕刻家能够做到,并且这件作品雕刻非常细小,用现场30倍的放大镜仍无法看清,如果考证后出自大家之手,这件传世稀少的微雕作品价值很高。

  “百美图”或值百万

  在昨天接受鉴定的100多件藏品中,“百美图”书画长卷成了书画类的亮点。丁元海在鉴定完该件作品后分析,这件作品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作品,作品前有题跋(相当于现在的书序),中有落款、评语,后有藏家印,一般评语多为与作者齐名或高于作者的人所评,而藏家印多为有身份的人所盖,画轴和画别为玉质,画体惟妙惟肖。即使为后人所仿,也必是高人,但该件作品还需专家组做进一步鉴定,如果鉴定为真品,价值将达到百万元。

  专家们认为,民间藏宝有着很清晰的闯关东、外来文化元素,如清朝发行的“纪念币”,来自山东“掖县”大户人家的铜锁、酒壶,带有俄罗斯、欧洲、日本、朝鲜文化特征的民用物件等。

  专家“委婉”鉴定

  接受鉴定的很多藏品都非真品,但专家们在鉴定中都说是“现代的”、“比较新”、“并非同时期”等委婉的词语。“一件藏品无论真伪都一样倾注了收藏者的希望,我们能够理解收藏者对自己藏品的心情,如果我们用词过于生硬、直接话语点评,等于熄灭了他们对收藏的兴趣,我们不能让他们带着挫败感离去。何况民间藏宝本就没有‘打假’一说,赝品也是艺术品。”丁元海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