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伊春6万名失业者成功创业 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
2009-12-14 09:23: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欢 张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伊春失业者较多。不解决生产者寡、吃饭者众问题,发展难以为继。

  为使失业者充分就业,伊春先后推出让林业职工管护经营国有林地、从事职工庭院经济、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等办法,又将今年确定为“全民创业年”,加大对创业者扶持力度。

  以上举措,使更多失业者踏上自主创业路,汇成浩荡创业大军,形成全民创业喜人局面。

  就业形势严峻 财政负担沉重

  据了解,近年,尽管伊春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可仍有近7万名失业者未能充分就业。木材停止主伐后,还将有5万多人面临离岗,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近万人,累计将有13万人面临就业问题。另外,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回乡比例逐年增高,高学历人群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财政负担日渐沉重,2009年,全市城镇低保人口由2000年的4.7万人增加到13.5万人,增长了2.87倍,低保人口占全市城镇人口比率达到了12.2%;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口达到5.72万人,是2000年财政供养人口的3倍。这使伊春的可支配财力,勉强保“吃饭”,基本谈不上向发展投入;而全市现有企业,多数尚处于原始积累状态,自我投入能力十分有限。

  为扭转这一局面,今年初,伊春组织县、区领导到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的吉林省辽源、白山两市考察学习,考察后认为:两市经济发展快、质量高、效益好,关键在于他们把握机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大举创业。

  激励全民创业 勤奋成就梦想

  有数据表明,每1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5人就业。大量事实证明,抓好创业,就等于找到了就业致富大门的钥匙。

  今年伊春陆续发布了《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创业意见》、《全民创业培训实施方案》和《进一步做好全民创业工作意见》三个文件,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失业者和农民工等,无偿提供场地和厂房、提高贷款额度、减免税费、开展创业培训、帮助筛选创业项目等。

  孟玉春是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卫国林场的下岗职工,1997年春,他和同时下岗的妻子在大山边搭起帐篷养蜂。可是,由于没技术,效益一直不好。更不幸的是,孟玉春患上“重症肌无力”,家里一贫如洗。

  林业局得知情况后,局党委书记亲自到孟玉春的帐篷看望他,之后,又帮他把帐篷改建成住房,为他办理了扶贫贷款,送他去创业培训班学习“数控养蜂法”。

  如今,孟玉春不仅病好了,蜂场也像模像样了,拥有一座80平方米的住房、一座28平方米的蜂窖、一座80平方米的仓库、6台无污染分蜜机以及电脑、彩色打印机、彩色扫描仪等,蜂群也由当初的26箱发展到180箱。去年,孟玉春一家3口,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孟玉春也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省级青年星火带头人”。

  截至目前,伊春已有6万名失业者成为成功的创业者,约占全市总劳力的10.3%,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


 

  创业带动就业 星星之火燎原

  伊春6万名创业者获得成功后,为该市失业者开拓了一条宽广的就业渠道。

  李奇聪是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育苗经营所的下岗职工,1995年下岗,蹬过三轮车、在建筑工地干过力工、卖过菜。2005年,有着强烈创业意愿的他,在经营所和林业局送建大棚木杆、肥料、烧柴、技术等扶持下,建起了11栋、5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

  每逢冬季,尽管室外冰天雪地,可李奇聪的大棚内却是春意盎然:佛手瓜、彩椒、油豆角等36个品种的反季节蔬菜果实累累;牵牛、翠菊、串红等12个品种的花卉争芳斗艳。去年,李奇聪实现产值60万元。眼下,创业成功的李奇聪,已安置了120名失业者,每人工资在900~1000元之间,逢年过节,还能分到鸡蛋、月饼等。

  目前,乌马河林业局的创业者已发展到7706人,约占全局失业者的24%,户均年收入达到6.8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

  据介绍,如今的乌马河,人人都在忙,想雇个短工十分不易,短工每天的工钱也由过去的30~80元涨到80~170元。

  迄今为止,伊春6万名成功创业者,带动24万人就业,占全市总劳力的41%,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全市呈现出了“家家上项目、户户忙赚钱”的喜人景象。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