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四项工程”推动特殊教育科学发展
2010-01-08 15:52: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8日讯 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关爱每一个残障学生,推进特教学校科学发展”为主题,通过实施“四项工程”,全力打造“特奥引领、艺体先行、职学并重、共育和谐”的特色校园,有力推动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一是实施“残健牵手”工程,让残障儿童得到温暖。在全校开展了“残健同行爱心路,牵手残童暖到家”活动,组织党员教师与特困残障学生结成爱心帮扶对子37对,建立了帮扶档案和帮扶制度,通过思想上扶“志”、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困”、心理上扶“暖”,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残障学生和家长心中。为增强帮扶实效,由学校全体党员和教职员工带头,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优秀企业家和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成立了“博爱基金”。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党员教师先后深入到14名特困学生家庭中走访,累计专项救助16名残障学生,资助金额达6000余元。

  二是实施“师德提升”工程,打造一流教职工队伍。积极营造重公论、树榜样,重考核、树法纪,重宣传、树形象的办学理念,把师德建设融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专题研讨、师德论坛、感动七台河人民教师评选榜样宣传、师德考核周总结提点、月考核公示、一票否决等措施,使全体特教教师师德有标杆、行动有准则、前进有目标。重点树立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景忠和“十大感动七台河人民教师”之一、省师德“十佳标兵”张晓霞两个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号召全体教职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真心关爱残障学生,争做师德表率。学校在今年的行风测评活动中,学生和家长满意率达到了100%。

  三是实施“育残成才”工程,促进残障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积极拓展艺体教学领域,着力培养残疾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参与能力,逐步构建了“兴趣—技能—补偿—发展”四位一体的特教艺体教学课程新体系。打破班级和年龄界限,成立了特奥运动、音乐、串珠、排球等特长活动小组,尽最大努力挖掘残疾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生存发展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多方拓展、多点开花,大型艺体活动与日常教学培养相结合,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自我艺体教育特色。同时,借助校外专业技师搭建职教平台,使残障学生在中医按摩、风电焊、裁剪缝纫、丝网花制作等方面学到一技之长。今年,学校首届高中生顺利毕业并全部实现就业。

  四是实施“温馨校园”工程,全面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先后召开家长座谈会4次,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累计对上争取近30万余元,对学校操场实施了水泥硬化覆盖,进行了校舍供暖改造,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和校园智能音乐播放系统,修建了教师电子备课室,购买了小型装订机、复印机等现代教育设备;拨付3万余元,选送部分优秀教师前往哈尔滨、北京等地参加聋儿语训、助听设备验配、班主任经验交流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投入5万多元,为特困学生免费购置了新床单、被褥,免费定做了校服秋装、夏装、内衣、课桌套等,并申请了“两免一补”和特困生资助金,帮助残障学生解决了无力承担学杂费的难题。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