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海林市2009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43%
2010-02-09 10:10:3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洪亮 陈宝林 徐大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5亿元、7亿元、10亿元——这组记载海林市过去三年财政收入的数字,划出了一道优美的上扬曲线。曾经沦落的“十强县之首”,近年来大力实施“超常规、追赶型、跨越型”发展战略,励精图治,重新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的领跑者——再立潮头

  黑龙江新闻网讯 新年伊始,“中国雪乡”海林市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64.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增长46.7%。

  让我们再把日历向前翻。

  2008年,海林市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增长40%,净增2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第七位;

  2007年,海林市财政收入实现5亿元,增长21.8%,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第八位……

  一年上个台阶,海林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令人赞叹,“海林速度”正在不断书写着神奇。近日,记者走进这座林海新城,去探究其跨越式发展的秘诀。

  抓作风 找差距

  解放思想勾画出崛起蓝图

  海林辉煌过:上世纪90年代初,曾连续排名全省“十强县”之首;海林也失落过:进入21世纪,受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被挤出了前十。起起落落间,兄弟区县已擦身而过,快步向前,40万人海林人唯有丝丝苦涩。

  在新一轮的全省经济发展大潮中,海林市党政领导班子迫切地感到,与其沉迷在昔日的辉煌里怨天尤人,不如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重返巅峰。

  为了提振士气,认清形势,海林市先后开展了多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江浙、吉林、辽宁等先进地区学习。通过考察,大家普遍意识到,“总量不足,速度不快”是制约海林的最突出问题,要想尽快缩短差距,迎头赶上,必须走一条超常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之路。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我省对俄经贸战略升级,以及建设“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的发展思路,给海林市跨越式发展的谋篇布局提供了绝佳契机。结合自身资源和地缘优势,海林市确立了“总量倍增、位次前移、殷实和谐”总体目标,在战略步骤上实施“一年起步,三年跨越,五年步入振兴崛起之路”,提出建设“北方生态文明城”,打造“中国北方地板之都”、“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等口号,狠抓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年”,加快推进城市和园区建设“双升级”。由于目标明确,人心思进,很快自上而下形成了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良好社会氛围,海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不但重返全省十强县第一方阵,而且正在向“全国百强”信心百倍地进发。

  “在崛起之路上,最大阻力还是来自思想上的羁绊,因此我们对解放思想常抓不懈,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主题,这已成为海林市加速发展的动力源泉!”海林市委书记马里对记者说。在海林,“走出去”正成为干部的一种良好作风。向上走,利用政策争取资金和项目;向外走,学习考察招商引资;向下走,到一线去了解民情。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干部中出现了自满松懈苗头,对此市委又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和讨论,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勇气与锐气。


 

  引资金 上项目

  “一号工程”为腾飞插上双翼

  在海林市采访期间,记者听到党员干部们口中谈论最多的几个词是“招商引资”、“对接项目”,刚刚进入新年,就有牡丹江大学特训基地等几个重头项目签约落地。

  大项目才有大拉动,大招商才能大发展。近年来,海林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的“一号工程”来抓,连续3年推进“项目建设年”,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工作项目化。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海林市不断创新模式,其中招商“二分之一工作法”卓有成效。市四大班子领导年均外出招商都在100天以上,乡镇和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至少有一人常年驻点招商。通过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干部挂职招商、专业队伍招商“四轮驱动”,重点锁定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区域,围绕林木加工、清洁能源、食品医药、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形成了“百名干部下江南,千名干部走出去,八方客商访海林”良好局面。他们还采取“委托代理招商”、“电子招商”,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为引来资金项目,党员干部不辞辛劳,千方百计。经常是还没出正月,招商小分队就已经出发了。三伏天,市委书记马里亲自带队,在珠三角马不停蹄,10天走了11个城市。想打动客商,有时候不但需要真诚,还要有股子韧劲儿。海林市的许多机关干部都有过切身感受:异地去招商,有时在门外等一下午连人家面都见不上,还得放下架子,耐住性子,认真宣传,尽最大努力争取。一位干部说:即使谈不成,也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就可能还有机会!

  汗水、泪水和苦水,蕴育出累累硕果。三年来,海林市外出招商干部累计达417批次4000余人次,接待客商429批次3686人次,引进项目2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战略投资者竞相进入、世界500强的宜家木业,世界第三、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家具企业台升国际,亚洲木地板骨干企业广东盈彬大自然等企业纷至沓来,正在成长为驱动海林地方经济快速向前的强大引擎。

  优环境 重民生

  “海林模式”展现雪乡新魅力

  在海林市经济开发区的汇丰石油钻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紧张忙碌。这家2007年投产的外来企业目前已累计在该市投资3亿元。副总经理徐继文说:我们来海林市创业,看中的就是这里优惠的政策和周到的服务。据了解,该企业的厂房由政府出资建设,再租给企业使用。

  既能招商,还能安商、富商,互利共赢。为此海林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了“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和项目“零障碍”入驻。

  在建好软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硬环境,海林经济开发区即是倾力打造的一个亮点。

  从哈牡高速下来,一进入海林地界,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就展现在眼前。宽阔的大道、漂亮的厂区、穿棱往来的大型运输车辆……近几年,海林市在开发区建设方面已累计投入8亿多元,进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配套。目前开发区入区企业已达52户,完成投资28亿元,被确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园、全省财源建设示范点,荣获全国十大诚信开发区等称号。

  6月份将开业的港资俪来酒店负责人杨先生说:海林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好,规划水平高,我们很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准备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经济发展上去了,首先得到实惠的是百姓。三年来,海林市已累计投入45亿元推进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建成人民广场、雪原公园、海烟路等一大批民心工程,还投资1.3亿元建成全省首家县级污水处理厂。扎实的民生工作、良好的城市环境使海林市接连赢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全国特色魅力城”、“全省棚户区改造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在海林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外籍人士前来考察投资时乘坐三轮车,司机听说对方来意后,坚持不收车费,后来政府奖励给他一辆夏利车。

  发展赢得和谐,和谐汇集力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过去三年间,海林何以高歌猛进,实现惊人跨越;这也让我们对海林的明天更充满了期待,“全国百强县”的目标不是梦。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