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讯 过年期间,哈尔滨市很多手工业、食品业和修理服务业的打工者都回老家过年,这些行业停工歇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改变,已经习惯便利生活的市民在欢庆新年的同时也感慨节日期间的种种不便。
正月初六,于女士到平时常去的饭店吃饭,可服务员告诉她们,过年期间原材料不全,鲜豆腐、鸭血、豆芽等平时必需的配菜现在都没有。由于原料缺乏,菜的味道也明显不如平时了。
据了解,过年期间,制作鲜豆腐、干豆腐、鸭血、面食、熏酱等食品的工人全都放假回家了,致使这些食品只有冻货,鲜品奇缺,各农贸市场都买不到这些鲜品。
同时,受到“过年不杀生、过年不动针线”等观念的影响,屠宰、裁缝等行业全都停业不接活,一些农贸市场上买不到鲜肉、活鸡和活鱼。初四当天,市民姜女士想给亲戚做梅菜扣肉,为一块五花肉特意跑了趟大超市,光排队结账就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特别麻烦。
送货上门已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送鲜奶的、送桶装水的、仓买送货的大多是外地来哈的农民工,他们都要回家过年,导致春节时送货业务基本取消。平时随叫随到的修理工,春节时也不开工,有的市民为了疏通家里堵塞的马桶,只好四处借疏通机自己疏通。
对此,许多市民都觉得,过年休息本是人之常情,不过如果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在放松的同时,看准商机、错时营业,既丰富市场、方便了百姓,又能增加收入,那样新年假期就完美了。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