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冬奥冠军王濛的启蒙教练马庆忠 打“出溜滑”打出的教练
2010-03-05 14:43:20 来源:七台河日报  作者:肖恩宇 赵云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5日讯 提起“三冠王”王濛无人不知,但提起她的启蒙教练马庆忠,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作为一名普通的短道速滑教练员,他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地执教在滑冰场上,先后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了冬奥会冠军王濛等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以对事业执着的热爱托起了祖国的希望,以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辉煌,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一曲曲赞歌。

  打“出溜滑”打出的教练

  1971年,马庆忠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川县一个干部家庭,9岁那年冬天,他和同学们在放学的路上比赛打“出溜滑”,恰巧一位体校教师路过,发现这小家伙腿部很有力量,稳定性又强,便把他收到门下,13岁时被选进合江地区速滑队。1986年,15岁的马庆忠参加全国青少年速滑比赛,一举获得3块金牌。许多专业人士目睹他的素质、力量和专业感觉,都预言他是未来的“冬奥之星”。马庆忠也雄心勃勃地对未来充满梦想,夜里躺在床上,经常兴致勃勃地扳着指头计算自己练好了,能参加几届冬奥会……不幸的是,在1986年4月29日那天,因在训练中用力过猛,他的左腿突然骨折,这一下就休养了整整三年。看到别的同伴一个个技术突飞猛进,成绩斐然,拄了两年拐的马庆忠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已经大为下降,他陷入心灰意冷的境地,觉得这辈子的前程全毁了,而且没成绩、没发展,显然应当从合江地区体工队转业了。可是转到哪里去?这一切,让马庆忠苦恼万分。这时,独具慧眼的孟庆余觉得这个小伙子有素质、有毅力,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还是有可能创造好成绩的,孟庆余毅然决定把马庆忠吸收到七台河体工队,并亲自指导他训练。8个月后的1990年1月27日,马庆忠就在全国青年速滑锦标赛上拼下500米金牌。

  骨折本来就耽误了三年,在后来的高强度训练中,旧伤又时时影响着马庆忠的成绩。1993年1月,在全国冠军赛中,一直被人们看好的马庆忠在500米比赛中摔倒了,旧伤复发。22岁,正当黄金年华的他不得不转业当了教练。从此,他开始了新的旅程,将梦想全部奉献给了短道速滑。

  1993年3月,马庆忠退役后担任市体工队短道速滑教练员,王濛是他所带的第一批队员。而选中王濛还有这样一段故事:马庆忠为组建队伍,走遍了全市13所小学挑苗子,在矿务局第一小学对600多名学生的测试中,当时就读二年级、只有8岁多的王濛在速度素质、爆发素质、灵敏、形态测试中出类拔萃,指标比大几岁的男孩子都高。王濛成了这所学校唯一被选中的女队员。王濛瞒着父母在速滑队试训了一个月后,对教练教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很快理解。

  有一天,王濛找到马庆忠说自己学滑冰的事还没跟爸爸说,怕爸爸不同意。马庆忠先后三次到王濛家,劝她爸爸说王濛不练滑冰就瞎了这块好材料了。最后,爸爸征求了王濛的意见,说练速滑很累,问她能不能吃这份苦,王濛坚持要练,爸爸最终同意了。

  王濛凭借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吃苦精神,速滑水平突飞猛进,滑冰动作规范,蹬冰有力,形成了男子滑跑风格。第一年训练后,濛濛速滑500米成绩就达到57秒,比她大几岁的队员已被她落下了一大截。1994年,王濛的速滑500米成绩达到了52.7秒。1995年7月,王濛被抽到七台河市体育局短道速滑重点班,离开马庆忠到哈尔滨市训练。此后,王濛又进入省体工二队、国家队,一步步走向她事业的巅峰。

  铁桶浇冰创业绩

  正当马庆忠想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他却发现整个七台河新城区居然连一块像样的人工冰场都没有,只能在冬季结冰的大河上凑合练。于是,他找各学校帮忙,最后唯一肯收留他们的就是桃山五小。

  要训练,自然就要浇冰场。“浇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年亲自参与浇冰的桃山五小贾老师说:“先得整操场,埋上石头做底,再铺石灰岩,等着冬天往上浇冰。”当时白天停水,晚上来水,来水时间还不确定,有时晚10点多钟,有时半夜,白天不能滑冰,因为冰场白天灰大,冰上训练不了,只能等着晚上浇完冰,然后训练,浇一个冰场需要一吨半的水,晚上来水,自制的铁桶能装一吨半水,正好能浇一个冰场,为了让孩子们休息好,马庆忠用冰车接半桶水自己来浇,实在不行他就叫两个大一点的队员帮助他一块浇,每天浇冰都要下到学校院内2米深的马葫芦里用胶皮管与自来水管对接,有时水压很大,一接就会被冲开,马庆忠经常被喷得全身都是水,就像一个冰人似的,手都冻僵了。

  如今,在桃山五小冰场上有一个颇为沧桑的黑色大铁桶,这是当年马庆忠他们浇冰的唯一工具。十几年过去了,它依然在“服役”,今年,老师们还对它进行了一些小修补。“当年浇冰也是自己想辙。学校买了几块铁板,我们找人帮着焊成一个铁桶,再焊上支架把手,接上水管,就试着开始用它浇冰了。”贾老师说,当年的马庆忠是浇冰的“主力”。他们用自来水将铁桶灌满,再将一根布满小孔的长铁管横着接在桶下的出水口,再用人力前拉后推。为了让水滴得均匀,铁桶不能走得太快,而为了滴水成冰,每天的浇冰都在气温最低的晚上10点开始。浇完整个冰场,大约需要4个小时。“那时条件差,大家都很苦,马教练他们每天得等着最冷的时候浇冰,我就给他们做晚饭,也没什么好吃的,就是酸菜、粉条什么的。”学校张校长说。

  苹果故事树美德

  竞技领域的残酷,决定了高端人才寡出,即使不能在竞技领域成才,但一定首先要在思想品质上教育和管理身边的这群孩子,不成冠军,要做好人,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马庆忠不仅有健壮的体魄、豪放的性格,更有为人师表的美德。他时刻用自己的言行表率来深刻影响、感染身边的孩子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坚强的人。

  1993年,市少年短道速滑队有13名小队员,当时王濛的年纪最小,为培养孩子们做人的品格,马庆忠给孩子们讲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生的“一个苹果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战斗进行到最残酷阶段,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连喝的水都没有,通讯员送来了一个苹果,这个苹果从排长那里开始一个个往下传,传到最后又传了回来,口渴得无奈的志愿军指战员谁也不肯咬一口。故事讲完后,马庆忠有意识地买了大小不同的13个苹果放在孩子们的床头,每一次懂事的小王濛总是挑最小的拿,大的让给哥哥姐姐们。

  淡淡清汤见真情

  短道速滑队刚刚组建时,队员们住在原体委的平房里,有两个寝室,该平房年久失修,又处于沉陷区,墙体都出现了裂缝,天棚都透亮,四处透风。由于没有供暖设备,只好求人搭起了土锅炉,接了18节炉筒子,用塑料布把棚绷了起来,窗户里外也用塑料布钉上了。在这种条件下,为了留住孩子们,马庆忠向家长承诺:每月伙食费只收130元钱。当时,物价高,伙食费少,成长训练中的孩子饭量大得惊人,尽管是省吃俭用,每月还要有六七天的亏空,马庆忠只好把360元的月薪全都投入到孩子们的伙食中,就这样也仅能用汤来对付到月底,就连抽烟也只买3毛钱的“琥珀香”,穿的是不见更新的旧衣。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马庆忠常常拣孩子们剩下来的汤和饭对付一顿。每天下午训练结束后的晚餐都由马庆忠给孩子们打饭,当给最后一个孩子打好饭菜时候,盆里仅剩下点菜汤,看着孩子们可爱的面孔吃得正香,一碗淡淡的菜汤同样让他感受到了甘甜,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而是整整一个时段,虽苦,却成了他刻骨铭心的珍贵回忆。

  从事教练工作,马庆忠无怨无悔,依然执着。现在自己的爱徒叱咤短道速滑赛场,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马庆忠倍感欣慰。正当所有人在为王濛夺冠欢庆的时候,他又带着队员们走向了冰场,开始了训练,培养更多世界冠军的目标还在延续……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