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谭志娟代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2010-03-07 06:24:43 来源:东北网  作者:朱丹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谭志娟代表 东北网记者 朱丹钰 摄

  东北网3月6日讯(记者朱丹钰)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谭志娟自称是一名“老推”,所谓“老推”就是常年工作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因为这项工作专业性很强,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时间长了就成了“老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农技推广”,谭志娟说这又一次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视,作为一名“老推”我衷心感谢党和国家。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祖国的大粮仓,多年来,在粮食生产上,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作用分不开。但黑龙江作物耕地面积大,地缘辽阔,乡镇间距远,有的都在几百里,捉襟见肘的办公条件,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乡镇级农技推广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说到这里,谭志娟的话语里多了几分忧虑。

  谭志娟介绍说,2009年,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国家投入资金7.7亿元,在全国770个县实施了该示范项目,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每个项目县100万的资金补贴,有效地缓解了农技推广经费不足的局面。黑龙江省有36个县获得国家“项目示范县”,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基层农技推广事业犹如久旱遇甘露,国家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已经加大了资金的投入,这将有力的推动我国农技推广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保证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就目前来讲,国家在对基层农技推广事业的补贴面还小,且存在着“充一饥不能解百饱的问题。

  “有统计表明,我国现在有10%以上乡镇只有简易的一些设备,60%以上的乡镇机构只有电话。90%以上的乡镇机构没有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打印机、传输机和培训设备。更谈不上交通工具。所以基层农技人员主要还是靠一张嘴,两条腿,这样比较传统的服务方式,下乡基本上靠走路、自行车,服务还是拿着一把尺子,缺乏简单的仪器设备,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谭志娟说。

  谭志娟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保障力度。投入专项资金,用以改善办公条件,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配套的化验室,要建立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展示与推广应用有一个稳固的平台;要配置先进实用的服务手段,主要包括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检测检验设备、电脑等,还要解决推广工作中急需的交通工具等。要建立长效的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示范县项目”试点数量,把“项目补贴”变为固定的推广工作经费,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无保障的问题。关于经费来源,可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按照“上下连动、分级负责,中央主投、地方配套,中央养事、地方养人”的原则,建立农技推广的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好农技推广的四项经费,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条件和手段建设经费、队伍素质建设经费和重大农技推广项目专项经费。其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负担,县级财政困难的地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助;其他三方面的投入主要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

  谭志娟说,目前乡镇农技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素质低的情况,村级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就更需要培训,所以要加大农业科技培训资金的使用比例,并要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分层次、划区域培训,把乡镇、村屯作为培训重点,将培训班下移到项目县、乡两级来办,以确保有效的资金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