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举行第三次海葬活动 殡葬新观念逐步得到认可
2010-03-28 18:51: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名家属正在将亲人的骨灰装入溶解罐。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一名家属将装有亲人骨灰的溶解罐缓缓投入大海。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东北网3月28日讯(记者 印蕾)碧海埋灵骨,根连寄哀思。27日,由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组织的海葬活动,在大连黄海海域举行,14位逝者的骨灰在这里撒向大海。

  [活动现场]骨灰撒海思念相随

  上午9时30分许,滨海号游轮驶离星海公园码头,向东经121°43′、北纬38°47′的黄海海域缓缓驶去,此时海面风平浪静,海鸥结队伴游轮前行。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与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做最后的告别。许多亲人朋友生前都要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与大海同在。今天,在这青山绿水之间,由我们来完成他们的遗愿。鲜花带着我们的思念,相拥着永远和您在一起;海枯石烂,永恒不变……”随着主持人深情的开场白,海葬仪式正式开始。

  到达预定地点,船上点燃鞭炮,鸣笛三声,亲人们慢慢地将装有亲人骨灰的溶解罐沉入大海,并用鲜花和花瓣祭奠。

  [市民]海葬观念得到逐步认可

  市民丛先生告诉记者,选择海葬的方式是因为父亲生前曾是山东的渔民,选择将父亲的骨灰撒海是完成父亲回归故里的心愿。虽然现在有条件在山东为老人买一块墓地,但是海葬的方式更好环保、更加人文,于是他们兄弟三人这次一同来参加了海葬活动。

  海葬节约土地资源、经济环保的特点得到了参与活动市民的普遍认同。有市民者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土葬,骨灰需占据约2平方米左右土地,花费在1万元以上;海葬,骨灰不占用土地,花费在3000元左右。“一对比,海葬的优点就显示出来了!是各种殡葬形式中最节省的,也是最低碳环保的方式之一。”


 

一名家属将鲜花洒向大海寄托思念。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殡葬部门]海葬活动或将常态化

  “与去年相比,今年市民对海葬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了,而且接受这一观念的老人明显增多。”哈尔滨市殡葬管理所专门负责本次海葬活动的工作人员杨红伟告诉记者。进入今年3月以来,市民咨询海葬相关问题的来电不断。2009年,殡葬部门组织了两次海葬活动总共才来了7家家属,这次一下就来了9家,还有7家报名参加下一次海葬活动。虽然与大连等沿海城市相比,我省作为内陆省份,对于海葬方式接受起来尚有难度,但今年骨灰撒海活动规模的提升使得殡葬部门更加信心十足。

  “海葬的出现,体现了殡葬改革的方向和处理骨灰方式的多元化。”杨红伟告诉记者,“我们也正在根据人们观念的更新,考虑将海葬活动常态化。例如,有很多市民在咨询时提议,活动地点可能不应该只考虑大连,比如山东、上海等地,都可以是举行海葬活动的地点。为此,我们正在考虑将海葬活动不局限于清明节期间举行,地域也不局限于大连。”

  [海葬后如何祭拜亲人]可虚拟追思

  虽然海葬的方式更加环保、更加人文,也有人提出问题,将亲人骨灰撒在千里之外的大海后如何祭拜呢?

  杨红伟建议,选择海葬虽然没有办法用鲜花祭奠,但是可以进行网上追思,也可以和家人在一起虚拟追思,通过逝者的照片、录像等进行追思。

  参与活动的一些市民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大家认为,可以在自家门口进行简单的祭拜,关键是心意尽到就好了。

 

  新闻链接:海葬

  海葬的历史十分久远,它最早起源于北欧海盗,并成为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仪式。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逝世后的骨灰撒海方式,开辟了我国海葬的先河。上海、大连等海滨城市自90年代以来已举行海葬上百多次,上万位先人的骨灰撒入大海。海葬是彻底解决骨灰入土占地,节约殡葬支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今后骨灰处理的发展方向。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