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民生套餐”提升双鸭山百姓“幸福指数”
2010-08-13 09:27:55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棚户区开竣工100万平方米以上,让群众居住条件更加宽敞、更加舒适、更加温暖;

  加快推进安邦河治理、五马路跨河桥、河道整治、行政中心广场和滨水公园建设工程,让城市更加适宜人居;

  年内城市绿化10万平方米,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全年完成造林14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9.5%以上,让家乡更绿、更亮、更美;

  深入推进减排工作,确保市污水处理厂和三个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

  这些,只是双鸭山虎年“民生套餐”中的几碟“小菜”。像这样涉及民生、关系民情的事儿,突出涵盖了吃住行学医、生老病残困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生盛宴惠及百姓,利民实事彰显民生。2010年,“改善民生”依然是双鸭山以人为本发展的主旋律,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年”又将送到双鸭山百姓的身边。

  城区楼房平改坡和“穿衣戴帽”工程、“三院”改扩建工程、村级卫生室建设等“十件利民实事”,泥草房改造、村屯绿化和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三项重点工程”,将使双鸭山市更多的城乡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更多成果和实惠。“保障民生是最大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市委、市政府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善民生是发展成果的最好注解,为群众办实事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双鸭山市通过加快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实施民生行动措施,建立民生反馈机制,让百姓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寒意,但双鸭山市在民生方面的“大手笔”却让百姓倍感温暖。

  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一件件利民行动、一项项惠民措施,让双鸭山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一年,双鸭山市投入近20亿元,实施26项利民行动,使一批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其中投入8000多万元,对61个小区和市区供水、供热、供气老旧管线进行维修改造,并构建了龙唐、双矿两大国企供热特许经营新格局,城市“三供”安全稳定;

  这一年,双鸭山市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改善人民生活的大实事;

  这一年,双鸭山市争取再就业资金1.3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85万元,扶持自主创业970人;基本医疗参保56.3万人,新农合实现全覆盖;投入1600多万元,为万名群众实施大病救助;发放城乡社会救助资金2.2亿元,保障了近13万名城乡低保基本生活;

  这一年,双鸭山五马路跨河桥、人工湖等安邦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拆迁1.2万户、开工建设住宅57.8万平方米,竣工住宅18.2万平方米;楼房平改坡及穿衣戴帽工程完成212栋;客运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十大工程”的推进建设,让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双鸭山新农村建设“三项重点工程”总投入13.2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通村公路硬化和自来水村村通,农村泥草房改造已完成5年总任务的48.6%,我市农村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一年,双鸭山市投入8100万元完成市政工程141项,升级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和巷路12条,铺装人行道9730平方米,新建了和谐公园、平安广场,实施了益寿山公园等维修工程,城乡环境明显好转,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年,双鸭山市共实施棚户区和老城区改造、安邦河治理、博物馆、行政审批中心、虹桥客运站、福利中心、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工程150项,总投资近30亿元;

  这一年,双鸭山市率先提出在高寒地区和煤炭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投资8300万元造林18万亩,是前三年造林的总和,城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9.1%,绿化覆盖率达到4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均接近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这一年,双鸭山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85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5479元,增长12.8%,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以上可以看出, 2009年是我市民生工程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惠及民众最广的一年。“触摸”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品尝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过去的一年,双鸭山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的承诺掷地有声。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竭尽全力办顺民心的实事、得民心的好事、暖民心的难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新的一年,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做出了新的庄严承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安排好民生项目、解决好民生急需、实现好群众利益,确保抓民生工作力度、财政对民生投入、安排民生项目、改善民生质量“四个只增不减”。这是双鸭山市2010年的“民生目标”。

  办好十件利民实事,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全力抓好安全生产,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虎年,双鸭山市将继续以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力构建和谐社会新局面。民生问题大于天。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始终牵挂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心。伴随着“快发展、大跨越、争晋位”的号角声,双鸭山市已经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我市的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同步。

  相信,越来越丰盛的“民生套餐”,将更快、更高地提升我市广大百姓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