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组织职能作用,让新增中央扩大内需每个项目、每笔资金处于有效监控之中。在加强新增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监督检查中,黑龙江省扩大内需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控机制,对易病“肌体”多打“预防针”,促进了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办公室通过“四个环节”对易发多发风险点织就了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做到对扩大内需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的易发多发“风险点”进行全程监控。一是计划环节,制定利于当地新增中央扩大内需工程项目建设的全程监控方案;二是培训环节,聘请专业人员对监督检查组成员进行全面辅导和培训;三是实施环节,要求有扩大内需项目各单位各部门制定项目建设实施细则,找准风险点,控制风险点;四是问责环节,对有明显风险表现行为,进行纠错和问责。
在项目监察中转变工作方式,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由以往被动问责向主动问责转变、事后问责向以问责来推动工作转变、有错问责向有无为问责转变,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变“盯人式监督”为“盯权式监督”,紧盯扩大内需项目建设易发、高发的岗位和关键环节,用完善问责机制,堵塞漏洞的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贯彻落实;变“单一性监督”为“立体化监督”,充分发挥各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职能,与财政、审计、司法等部门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监督格局;促进监管与服务有机结合,一方面注重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的决策、规划、申报、审批、招投标和工程质量等关键环节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帮助基层单位排忧解难、协调关系、疏通关口,为项目建设服务。
截至目前,办公室共组织检查800余次,检查项目10612项;通报批评8个县不落实扩大内需监督检查任务行为;全省共打捆招标小项目150个,邀请招标81个,节约资金454.25万元;合并建设项目79个,节约土地32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