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三年时间造林千万亩 构筑北大仓生态屏障
2010-09-25 14:13:44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黑龙江省用三年时间植树造林一千万亩,为北大仓粮食主产区构筑了一道生态屏障。

  一穗玉米半斤重,龙江县种粮大户高俊昌今年的粮食产量有望达到多年来的最高点。

  黑龙江省龙江县雅鲁河村高俊昌:“过去这个产量(亩产)一年也就六七百斤,像今年这个风调雨顺吧,雨水也比较好,能产到一千四五百斤。”

  种地十几年,过去老高最担心的就是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人们印象中,黑龙江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森林绝大多数分布在大小兴安岭,而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森林覆盖率却不到10%。缺乏植被保护,这里常年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从2008年起,黑龙江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为北大仓构筑一个生态屏障。

  记者:“眼下这个季节在黑龙江过去是不种树的,但现在龙江县的各个乡村都在忙着秋季造林,今年秋天这里要完成一万亩的造林任务。”

  在这里植树,最大的困难就是干旱。降水量严重不足再加上严寒,过去每年只有春季一个月可以种树。为了延长植树的时间,科技人员把树苗先在容器袋里培养好再栽种下去,这样现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植树。

  黑龙江省龙江县林业局长郑波:“我们这一棵苗栽下以后,一年浇七八次水,栽植成本、管护成本算下来比买一棵大树还要高。”

  三年来,全省植树造林达到了一千万亩,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屏障初步形成。

  黑龙江省林业厅厅长蔡炳华:“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的平原绿化率已经由9%提高到12%,我们测算,由于森林植被的恢复,这里的亩产提高了10%到15%左右。”

  眼下,龙江县的荒坡绿化里,村民们还看到了经济效益,红松嫁接技术成功的结出了第一批松果,村民们说,等松果成熟了,这每棵松树可以增加好几百元的收入。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