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走进伊春市伊春区,你会看到:这里的孩子,不仅文明礼貌,而且健康活泼。这主要得益于该区党委把未成年人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形成了党委重视、各方出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伊春区党委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教育的文件精神,紧密联系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深切意识到,“既要后继有林,更要后继有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德才两方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既是一项战略工程、希望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
认识上的深化,带来行动上的自觉。近年,区党委每年都要专门研究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学校)三级关工组织,为5个街道办事处配齐、配强了专职关工副主任;在全区各中小学配齐德育教育副校长,聘请法制教育副校长;组建了1704人的“五老”、“十大员”社会教育骨干队伍;形成了由街道社区牵头,学校、家庭、司法部门参与的“四位一体”教育保护格局和党、政、群团、学校、公司、单位齐抓共管共建共育的崭新局面。
5年来,伊春区委每年都设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条件。开展“四自五爱”教育活动、“中华魂”主题教育系列读书活动、传统文化和感恩教育活动、学习老英雄马永顺“爱绿色伊春”系列活动,每年寒暑假开展“假日工程”活动等等,均取得扎实可喜成效。全区5年举办“假日工程”活动1372场,有6.07万人次参加,得到省关工委认可和推广,已成为伊春区德育教育的“品牌工程”。
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区党委十分注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育人。全区成立了由1.77万名青少年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结合全国文明城、卫生城的创建,区团委组织近万名志愿者,参加了楼道清扫日、公共设施清洗日、交通协管日、文明礼仪宣传日等活动,既提高了青少年的文明素质,也为“两城”联创作出了贡献。此外,区委还号召机关、单位、企业、学校、街道,为留守儿童、困难学生、失学辍学儿童等弱势群体奉献爱心,仅今年以来,区纪委纠风办、区民政局、区工会、共青团、妇联就筹资13.4万元,救济贫困生、孤儿424人次。此外,依靠“五老”,办“爱心家庭”,做网吧义务监督员,全区涌现出国家未成年人教育先进个人、“爱心爷爷”雷永祥以及“红松爷爷”张志福、“白桦书屋”创办者王景福、“和谐楼长”靳春田等众多“五老”典型。
德育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不仅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促进了和谐伊春区的建设。伊春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区、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标兵、“平安区”,未成年人犯罪率5年来由7%下降到1%,全区获市级以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有1893人次,区关工委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