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5日讯 出租时间?这可是个新事物。
尽管在平常日子里,“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已成现代人的口头禅。可谁都知道,那只是个比喻。
时间,真能量化吗?时间,还能出租吗?
大庆29岁的油嫂小兰,就正在践行着这样的一个“试验”。而且,她试验得很成功。
但是,毕竟是个新事物啊,实施过程中,小兰遇到了难题,如何才能制定一个成熟的运行模式成为小兰目前最为困扰的事。她为此找到本报,想请广大读者为她出谋划策……
“忙人”拨动“闲人”的生意神经
小兰是谁?
细心的读者对她不会陌生。
本报2008年7月28日刊发的《病痛面前握紧她的手》一文的主人公谢小兰,就是本文介绍的想要租时间的创意人。
当年,川妹子谢小兰在四川成都一家茶楼做收银员,通过网络的媒介,与当时还在华东石油大学读书的大三学生张朝元恋爱。没想到,热恋期间,小兰却身患癌症。当时,已经分配到大庆油田工作的张朝元不离不弃,并与病中的谢小兰结婚。
因为曾经的难忘深情,让小兰对大庆油田人,有种独特的热爱之情。她为此常常热心帮助大家。
2008年,小兰身体逐渐痊愈,尽管还是要注意休息,不能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她坚强而乐观,一定要为爱人分担家庭重担。小兰开始借助网络,通过帮别人送东西、采集信息等事项赚钱贴补家用。
后来,小兰在网上开了一家淘宝店,凭借着良好的信誉,她的网店很红火。
小兰身边有些朋友和丈夫的同事,工作非常忙,经常求助小兰帮忙购物。
要求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小兰逐渐发现一种现象:生活中,有一类人忙得不可开交,分身乏术;同时,又有很多人像自己一样,有很多的剩余时间,无事可做。
能不能找到一个方式,让有剩余时间的人,为忙于工作的人服务呢?
发帖“初试探”订单滚滚来
11月3日,小兰刚从广州串亲戚回到大庆,就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麻烦你帮个忙,我在网上买了一件物品,必须在3天内取,可我在矿里回不来……”
“如果能创立一个‘跑腿公司’,为分身乏术的人办事,生意一定红火……”小兰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
她记得以前就曾看到过这方面的信息,赶紧查询,果然,她在网上看到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了类似的服务。
当天,小兰就在大庆论坛、不差钱置换网等处发帖,想先做市场调查。
她在帖子中写道:“我们可以为分身乏术的您服务,出租时间,为您代购物品、代缴罚单、电话费、水电费、煤气费;代您在各类餐厅、电影院、旗舰店、医院诊所排队……各项服务按时间计费。”
“令我也没想到的是,帖子发出去后,就火得不得了,很多人都跟帖。”
小兰说,跟帖的人主要有两个群体。一是很多人有剩余时间,愿意出租时间为别人办事。另外一个群体,恰恰是那些忙得不可开交的人。“我发帖后,马上就有人求助,一位先生说,他要办一个邮政报亭,有一系列手续需要去办理;一位女士说她要买后天的火车票……”
接连接到“订单”,小兰是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通过调查,证明大庆人果然有这个需求。着急的是,小兰发现这事真要实施起来,不那么简单,必须要有一系列规范的运作模式才行。
尽管“订单”滚滚而来,小兰却一个也不敢接。
不知该咋干求“高人”指点
小兰说,她一直在为此事费脑筋,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运行成功。
小兰认为,这个公司的人员,要招募五区四县的人员,才能就地帮办;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极强的责任心,可以不坐班,但必须随叫随到……
让她为难的是,如何保证需求者与求助者两者之间的信誉和安全?
收费标准如何制定?
20日上午,小兰焦急地打来电话,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好多人都等着要我去帮办呢!而那些报名当帮办的人,又都等着我去给他们分配活呢!我真着急啊,两边的需求都这么大,我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
小兰说,她想求助大庆晚报,通过晚报向广大读者寻求帮助:“我需要一个成熟的运行模式,请大家给我出些好点子,帮我分析一下还有哪些问题要注意,怎么才能避免风险……”
另外,小兰还说,如果谁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她宁愿把这个好点子奉献出去。
小兰的想法不错,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此事,如果您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请与我们联系;您也可以和小兰探讨一下,怎么样将这件事办好,小兰正在等着您给她提建议。